就在这时,巴桑的电话打了过来,声音里带着焦急:“小雨,李哥,我们在唐古拉山口被困住了,雪下得太大,车陷进雪地里了!”背景里传来“哐哐”的敲击声,还有物流师傅的喊叫声。周小雨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:“巴桑哥,人没事吧?设备和物资怎么样?”“人没事,就是车动不了,”巴桑的声音带着喘息,“我和运输组的人正推车呢,牦牛肉干和茶叶都好好的,没冻着。”
李伟立刻接过电话:“巴桑,别慌,我马上联系青海的交通局,让他们派铲雪车过来。你们先躲进车里,别在外面待太久,冻坏了身体。”挂了电话,他立刻拨通了张科长的电话,张科长说已经和青海交通厅联系好了,铲雪车正在往唐古拉山口赶,大概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到。周小雨则赶紧在合作社的公众号上发布了“运输物资遇困”的消息,附上了巴桑发来的现场照片,呼吁粉丝们为运输组加油,标题特意加了“为李老师守护爱心物资”的字样,瞬间引发关注。
消息刚发出去,粉丝们的留言就涌了过来。“上海李总”留言:“我联系了青海的朋友,让他们给兵站打电话,给巴桑哥送点热汤和厚衣服,必须保护好李老师的‘后勤队’!”“云南物流小张”发了条语音:“唐古拉山口的风特别大,巴桑哥你们别硬推,等铲雪车来,安全第一,李老师还等着你们带物资回来呢。”“山东老王”则捐了两千块钱,附言:“给巴桑哥买酒暖身子,也算支持李老师的事业!”不到半小时,新增捐款就有一万多,还有粉丝发来了唐古拉山口的天气预报,说雪会在晚上停,不少人留言“李老师团队加油”“藏区味道一定能走出去”。
周小雨把粉丝的关心一条一条念给李伟听,李伟的眼睛有些湿润:“这些粉丝,比亲人还亲。”他转身对沈亦舟说:“亦舟,你去把咱们合作社的军大衣都找出来,还有暖宝宝和热姜茶,等巴桑他们回来,让他们好好暖和一下。”沈亦舟立刻应声:“我这就去,卓玛妈妈已经在煮姜茶了,说要给巴桑哥他们接风,还问小雨要不要加酥油。”
傍晚时分,巴桑的电话再次打来,声音里带着激动:“李哥,小雨,铲雪车到了!我们的车已经拖出来了,现在正往回赶,估计明天一早就能到合作社。”背景里传来铲雪车的轰鸣声,还有运输组的欢呼声。“太好了!”周小雨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,“巴桑哥,你们路上慢点开,不用着急,我们等着你们回来。”挂了电话,她立刻在公众号上发布了“物资脱险”的喜讯,特意配上李伟当年夺冠的照片,配文“李老师团队,风雪无阻”,粉丝们的祝福瞬间刷屏。
晚上,小卓剪出了“藏区味道”的宣传片样片,大家围在暖厨的电视前观看。片子开头是雪山日出的美景,接着是李伟在暖厨里熬酱的场景,沈亦舟在一旁添柴,周小雨在镜头前和粉丝互动;中间穿插了李伟当年夺冠的颁奖画面,奖杯上的“乡村厨艺金奖”字样格外醒目;然后是巴桑带着运输组在风雪中接物资的画面,他们推着陷在雪地里的车,脸上冻得通红,却依然笑着;最后是游客们在暖厨里学做酱的场景,孩子们拿着青稞饼,笑得格外开心。片子的结尾,是“感恩”和“踏雪寻梅”在雪地里奔跑的画面,配着次仁爷爷悠扬的马头琴曲。
“太感人了!”李科长擦了擦眼睛,“这个宣传片肯定能火,‘李老师 爱心’的主题特别有感染力,我明天就带回文旅局,投到各大旅游平台上。”小卓笑着说:“我还拍了卓玛妈妈偷偷塞银镯子的场景,放在片尾,特别催泪。”周小雨补充道:“我们可以在宣传片里加上粉丝捐赠的名单,让大家知道,藏区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,也离不开李老师这个核心凝聚力。”
深夜,暖厨里的火塘还泛着微光,李伟和沈亦舟坐在灶膛边,喝着青稞酒。“还记得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,”沈亦舟抿了一口酒,“到处都是雪,村民们都不相信我们能做成事,现在倒好,你这李老师的名号都传到上海了,酱卖去了大城市,体验游也火了,还有这么多粉丝支持。”李伟望着窗外的雪山,雪花还在飘落,却不再让人觉得寒冷:“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,有政府的支持,有粉丝的信任,还有村民们的付出,尤其是小雨,运营这块多亏了她。”
沈亦舟从怀里掏出一枚旧的放牧章,递给李伟:“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,当年他就是靠着这枚章,在草原上放了一辈子牧。现在我把它交给你,我相信你能带着大家,走出一条更好的路。”李伟接过章,上面的铜锈已经发黑,却依然沉甸甸的:“这枚章,我会好好保管,它不仅是你的念想,也是咱们合作社的念想。”
第二天一早,天刚蒙蒙亮,旦增的手机就响了,是巴桑打来的:“旦增,我们到村口了,快把镜头架起来,让粉丝们看看我们的‘战利品’!”旦增立刻跳起来,拿着手机支架就往村口跑。李伟和周小雨也赶紧跟了过去,远远就看见一辆印着“爱心物资”的货车,在雪地里慢慢驶来,车身上积了一层薄雪,像是披了件白大褂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,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:()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,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货车停稳后,巴桑和运输组的人跳了下来,他们的藏袍上都结了冰,脸上冻得发紫,却依然笑着朝大家挥手。“李哥,小雨,我们回来了!”巴桑举起手里的保温箱,“牦牛肉干和茶叶都好好的,一点没坏!”体验游服务组的拉姆和卓嘎立刻跑过去,给他们递上热奶茶和青稞饼:“快暖暖身子,卓玛妈妈做了你们最爱吃的牦牛肉酱,还是李老师的配方。”
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物资搬下来,牦牛肉干用保温箱装着,里面的暖宝宝还热着;茶叶被军大衣裹得严严实实,打开一看,一点潮气都没有。上海粉丝捐的烤箱也在另一辆车上,虽然包装上沾了雪,却完好无损。“这是青海粉丝给咱们带的湟鱼,”巴桑从货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一个大箱子,“说给大家补补身体,感谢咱们为藏区做的事。”
卓玛妈妈也赶了过来,她手里拿着个布包,里面是刚做好的青稞饼。“巴桑,快吃点饼子,”她把饼子塞进巴桑手里,“路上肯定饿坏了。”巴桑咬了一大口饼子,眼泪突然掉了下来:“卓玛妈妈,这次多亏了粉丝们的帮忙,还有政府的铲雪车,不然我们还困在雪地里呢。”卓玛妈妈拍了拍他的背:“咱们都是一家人,互相帮忙是应该的。”
就在这时,周小雨发现货车的驾驶室里,坐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,穿着冲锋衣,背着相机。“巴桑哥,这位是?”她指着年轻人问。巴桑笑着说:“这是青海的粉丝小吴,他是摄影记者,听说咱们李老师的故事,特意跟车过来,想拍一组‘藏区振兴’的照片,发在报纸上。”小吴跳下车,伸出手:“李哥,小雨,我早就关注你们的直播了,李老师的厨艺和你们的爱心太感人了,我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。”
小吴跟着大家走进暖厨,立刻被这里的氛围吸引住了。卓玛妈妈在做青稞饼,洛桑在教几个村民辨认藏香菌,达娃在整理物资清单,小央在检测牦牛肉干的质量,周小雨在和粉丝们直播互动,拿着李伟的夺冠照片介绍:“这就是咱们的李老师,当年靠一道牦牛肉酱征服了全国评委。”“太有烟火气了,”小吴举起相机,不停拍摄着,“这就是最真实的藏区,最动人的故事。”
中午,合作社的食堂里摆了四桌饭,卓玛妈妈做了双鲜烩、牦牛肉酱、湟鱼豆腐汤,还有刚烤好的藏式点心。小吴一边吃一边采访李伟:“李哥,您当年拿了全国乡村厨艺大赛金奖,为什么不留在大城市开餐馆,反而来这里搞合作社?”李伟放下筷子,望向窗外的雪山:“我在边防当兵的时候,这里的牧民救过我的命,我一直想报答他们。现在国家有乡村振兴的政策,我就想回来,用这门手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,让藏区的味道走出雪山。”沈亦舟补充:“小雨刚来的时候还担心,李老师的手艺没人懂,没想到粉丝比我们还热情。”
巴桑接过话头:“李哥刚来的时候,条件特别苦,雪灾的时候,他带着我们挖雪救青稞,冻得手指都肿了,还不肯休息。”沈亦舟补充道:“有一次,牦牛得了病,李哥连夜开车去县上买药,来回走了两百多公里,回来的时候,脸都冻青了。”小吴听得眼睛湿润了,他举起相机,拍下了李伟脸上的伤疤:“这是最光荣的勋章。”
下午,小吴跟着洛桑去青稞田拍照,他蹲在田埂上,拍摄着绿油油的青稞苗,风吹过,青稞苗轻轻摆动,像是在跳舞。“这是希望的味道,”小吴喃喃自语,“我一定要把李老师和你们的故事写出来,让更多人来支持藏区的发展。”洛桑笑着说:“等青稞丰收的时候,你再来,我们给你做青稞饭,喝青稞酒,让李老师露一手绝活。”
周小雨则和达娃、小卓一起,规划“藏区美食工坊”的建设。“这里建个操作台,游客可以在这里跟着李老师学做双鲜烩,”周小雨指着暖厨旁边的空地,“那里建个展示柜,摆放咱们的牦牛肉酱、牦牛肉干和藏式点心,游客可以直接购买。”小卓立刻拿出相机,拍摄着场地的照片:“我晚上就做个设计图,发给李科长审核,突出‘李老师工坊’的主题。”达娃补充道:“我们可以申请政府的专项补贴,这样建工坊的钱就够了,粉丝们也捐了不少,都备注要支持李老师的事业。”
王股长则带着养殖合作社的村民代表,来和李伟商量牦牛养殖的事。“我们已经统计好了,周边有二十户牧民愿意加入养殖合作社,”王股长说,“农牧局会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和疫苗,还会帮我们联系收购商,保证大家的牦牛能卖个好价钱。”李伟点头道:“我们合作社负责统一管理,统一收购,统一加工,让牧民们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傍晚,小吴要走了,他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照片,还有大家签名的青稞饼包装纸。“我一定会尽快把报道发出来,标题就叫《李老师扎根藏区,味道与希望同行》,”小吴握着李伟的手,“等下次来,我要带更多的记者朋友,让他们都来宣传藏区的味道和你们的爱心。”周小雨递给小吴几罐牦牛肉酱:“这是咱们的一点心意,带给你的同事们尝尝,都是李老师亲手做的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,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:()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,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送走小吴,李伟召集各组组长开会。“现在咱们的合作社越来越红火了,”李伟说,“洛桑,教学组要赶紧培训村民做双鲜烩和藏式点心,跟着我的配方来,别出岔子;巴桑,运输组要保证物资的供应,尤其是牦牛肉和青稞的收购;达娃,审核组要严把质量关,每一批产品都要检测合格才能出售,不能砸了李老师的招牌;小雨,运营组要做好宣传和粉丝互动,扩大咱们的影响力。”
“放心吧李哥,”洛桑说,“我已经把双鲜烩的食谱翻译成了藏汉双语,完全按照李老师的配方来,明天就开始培训。”巴桑拍了拍胸脯:“我已经和周边的牧民联系好了,他们的牦牛肉和青稞,我们都按高于市场价收购,保证他们满意,也保证李老师有最好的原材料。”达娃则拿出份《质量管控方案》:“我加了三道检测工序,从原材料到成品,每一步都严格把控,绝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去,辜负粉丝对李老师的信任。”周小雨笑着说:“我们的‘认养牦牛’活动已经上线了,第一天就有五十个粉丝认养,都说是冲着李老师来的,效果特别好。”
晚上,合作社的院子里燃起了篝火,村民们和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,唱歌跳舞。次仁爷爷拉起了马头琴,卓玛妈妈带着妇女们跳着藏舞,孩子们围着篝火奔跑,笑声传得很远。李伟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充满了幸福感。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藏区的明天会越来越好。
就在这时,周小雨的手机响了,是上海食品厂打来的。她接起电话,听了几句,突然跳起来:“李哥,好消息!咱们的牦牛肉酱,在上海的超市里,已经卖进了销量前三!他们要跟咱们签三年的长期合同,还说要包装‘李老师系列’产品,增加
李伟接过手机,对着电话那头说:“太好了!我们一定保证供货,不辜负你们的信任。”挂了电话,他举起双手,对着大家喊:“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咱们的牦牛肉酱,在上海卖进销量前三了!”
村民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,篝火被风吹得更旺,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。月光洒在雪山上,洒在青稞田里,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。李伟知道,新的征程已经开始,而他们,正带着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心,带着这份对未来的希望,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。
第二天一早,太阳升起,金色的阳光洒在合作社的院子里。李伟带领着大家,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。熬酱的、灌瓶的、检测的、接待游客的,每个人都各司其职,充满了干劲。旦增的直播镜头,记录下了这一切,传递给了远方的粉丝们。
弹幕里,粉丝们的祝福和支持不断刷屏。“上海李总”留言:“我已经在超市里看到咱们的酱了,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买的人特别多!”“新疆阿布拉”说:“我组织牧民,准备了一千斤牦牛肉,等着你们的订单!”“山东老王”则发了个加油的表情包:“李哥,加油!我们永远支持你。”
周小雨拿着“藏区美食工坊”的设计图,走到李伟身边:“李哥,李科长已经审核通过了,政府的专项补贴也批下来了,下周就能开工建设。”李伟接过设计图,看着上面的草图,眼里充满了期待:“等工坊建好了,咱们就教更多的人做藏区特色菜,让藏区的味道,飘向更远的地方。”
暖厨里,酱料的香气再次飘起,漫过暖厨,漫过青稞田,漫过雪山脊,飘向遥远的上海,飘向更广阔的未来。这香气里,藏着藏区的希望,藏着跨越山海的爱,藏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而这份爱与希望,将会像雪山下的青稞苗一样,在阳光的照耀下,茁壮成长,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。
就在大家忙着准备美食工坊开工仪式的时候,小吴的报道在《青海日报》上发表了,标题是《雪山下的藏区味道,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》,里面配着巴桑在风雪中接物资的照片,李伟在暖厨里熬酱的照片
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,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:()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,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