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绡石断供起波澜 稚子慧心定风波

------

第五十一章 绡石断供起波澜 稚子慧心定风波

时值盛夏尾声,虽已过最酷热的时节,但午后的日头依旧毒辣,炙烤着清河县的大街小巷,连青石板路面都蒸腾起扭曲的热浪。县城最繁华的东街上,“醉仙楼”的锦旗招牌在烈日下有些无精打采地垂着。二楼一间僻静的雅间内,胖乎乎的刘掌柜正用力摇着一把蒲扇,然而扇出的风也是热的,丝毫驱不散他心头的烦躁。他面前的红木账本摊开着,账房先生垂手站在一旁,额角见汗,大气不敢出。

“啪!”刘掌柜合上账本,声音不大,却让账房先生肩膀一颤。“这个月,冰镇酸梅汤、冰镇绿茶的销量,比上个月少了整整三成半!你说说,这是怎么回事?”刘掌柜的声音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
账房先生咽了口唾沫,小心翼翼地回答:“掌柜的,这……这恐怕是因为街面上新近流行起来的那个……那个‘陈家清凉绿豆冰粥’……价格便宜,一碗才十文钱,还……还带着冰碴儿,甚是解暑,引去了不少客人……”

“陈家冰粥!”刘掌柜猛地站起身,走到临街的窗户前,一把推开窗棂。热风裹挟着街市的喧嚣扑面而来。他的目光死死盯住不远处一个挑着担子的乡下汉子,那汉子正放下担子,掀开盖布,露出几个冒着丝丝寒气的大木桶,旁边立着一块简陋的木牌,上书“陈家清凉绿豆冰粥,十文一碗”。顿时,几个路人、小贩便围了上去,七嘴八舌地购买,那汉子忙得不可开交,脸上却洋溢着朴实的笑容。

看着这景象,刘掌柜只觉得心口堵得慌。他醉仙楼的冰镇饮品,用料讲究,做工精细,一碗至少要卖三十文,如今竟被这不知从哪个穷山沟里冒出来的、粗鄙不堪的绿豆粥抢去了风头!关键是,那些泥腿子,哪来的冰?这大夏天的,冰价堪比白银,他们一碗粥卖十文,难道冰是白捡的不成?

就在这时,一个机灵的伙计小跑着上楼,凑到刘掌柜耳边,压低声音禀报:“掌柜的,小的按您的吩咐,暗中盯了陈家沟那帮人好些天了。发现他们每天雷打不动,天不亮就进城,必定要去镇东头的‘百草堂’和几家杂货铺,买一种叫‘绡石’的石头粉,每次买的量还不少!”

“绡石?”刘掌柜闻言,小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和锐利的光,“那种通常只用于炼丹、或者少量入药,平时根本没什么人问津的矿物?他们买这么多绡石做什么?”他联想到那神奇的、似乎取之不尽的冰,一个模糊却又极具诱惑力的念头如同黑夜中的闪电般划过脑海——难道……这冰,跟这毫不起眼的绡石有关?

这个念头让他心脏狂跳起来。他立刻挥手屏退了账房先生,对那伙计急促地吩咐:“快!你立刻去,给我买几斤绡石回来!要快!再让人端一盆干净的井水到后院阴凉处!快去!”

“是,掌柜的!”伙计领命,飞奔而去。

刘掌柜在雅间里踱来踱去,内心的激动和猜疑交织在一起。如果绡石真的能制冰……那意味着什么?他简直不敢想象!

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,醉仙楼后院一棵大槐树的荫凉下,摆着一个盛满清水的木盆。刘掌柜看着伙计买回来的那一包灰白色、略显浑浊的绡石粉末,深吸一口气,亲手将粉末缓缓倒入盆中,然后拿起一根木棍,学着印象中那些道士炼丹的模样,小心翼翼地搅拌起来。

起初,盆里的水只是变得浑浊,散发出一种淡淡的、说不清是土腥还是药草的气味,并无其他异状。刘掌柜的心渐渐沉了下去,莫非自己猜错了?他有些不耐烦地加快了搅拌速度。

又过了一会儿,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盆壁……咦?一股明显的凉意从指尖传来!不再是井水本身的凉,而是一种更深的、仿佛能吸走热量的寒意!他精神一振,继续搅拌,眼睛死死盯着水面。渐渐地,在水面中央,一些细小的、晶莹的白色结晶开始出现,并且越来越多,最后竟然形成了一层薄薄的、略显疏松的冰碴!

“冰!真的是冰!”刘掌柜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来,胖脸上瞬间布满了狂喜和贪婪的红光,“哈哈!哈哈哈!天助我也!原来奥秘就在这里!这绡石果然与制冰有关!” 巨大的喜悦冲昏了他的头脑,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垄断整个清河县乃至府城冰源,日进斗金的美好未来。

然而,狂喜过后,当他试图用手去捞取那些冰碴时,却发现冰量极少,而且一碰就碎,根本无法实用。他又尝试着改变绡石的用量,或者用不同的水(开水、温水),但效果要么更差,要么毫无反应。折腾了半晌,除了确认绡石遇水能产生低温并形成少量冰晶外,他对于如何稳定、大量、快速地制出可供商用的冰块,依然毫无头绪。水温、绡石比例、容器、时间、是否需要其他辅料……这一切的关键诀窍,他仍然一无所知。

刘掌柜的眉头又皱了起来,脸上兴奋的红潮褪去,换上了几分懊恼和阴鸷。“看来,光知道绡石能制冰还远远不够,其中必定还有不传之秘,是那些乡巴佬掌握的关键。” 他背着手,在院子里踱了几步,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,很快,一个新的主意浮上心头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:()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他脸上露出一丝狡猾而得意的笑容:“哼,无妨。我既已知道这制冰的关键在于绡石,便等于掐住了他们的命脉!只要我将市面上所有的绡石都掌控在手,断了他们的货源,不怕他们不乖乖就范!到时候,要么高价向我购买绡石,利润大半落入我手;要么……就得把真正的制冰秘方拱手奉上!”

想到这里,他再不犹豫,立刻唤来心腹伙计,斩钉截铁地下令:“快!你立刻带人,多带银钱,去把镇上所有药铺、杂货铺的绡石,不管新旧,不管多少价钱,全部给我买下来!一块不留!买完镇上,立刻去县里,把县里的绡石也一扫而空!要快!一定要抢在他们下次采购之前!记住,手脚干净点,别太张扬!”

“是!掌柜的!”心腹伙计领命,带着几个人匆匆离去。

就在刘掌柜自以为得计,开始做着垄断夏日冰源、财源滚滚的美梦时,他釜底抽薪的行动,已经给陈家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。

这天下午,负责采购绡石的陈老五像往常一样,哼着不成调的小曲,来到了相熟的“张记杂货铺”。

“张掌柜,生意兴隆啊!老规矩,来二十斤绡石!”陈老五笑着打招呼,从怀里掏出钱袋。

然而,柜台后的张掌柜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利索地称重打包,而是面露难色,搓着手从柜台后绕出来,压低声音道:“哎呀,老五兄弟,真对不住!今儿个……绡石没了。”

“没了?”陈老五脸上的笑容僵住了,他指着墙角那个往常堆放绡石的角落,“张掌柜,您别开玩笑,昨天我来看,那儿不还有半袋子吗?”

“嗨!快别提那半袋子了!”张掌柜一脸晦气地摆摆手,声音压得更低,“就是昨天下午,快关门的时候,醉仙楼的刘掌柜派了好几个人来,说他们酒楼要研制什么……什么新式熏香,急需绡石做原料,不由分说,就把我店里所有的绡石,连那半袋子压箱底的陈货,全都高价包圆了!临走还撂下话,说以后只要有绡石到货,直接送到醉仙楼去,价钱好商量!”

陈老五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。他强笑着又敷衍了两句,连忙转身就跑,直奔镇上的“百草堂”和另一家“李记货行”。然而,得到的消息如出一辙!绡石,都在昨天下午,被醉仙楼的人以各种理由全部买空了!

这下陈老五彻底慌了神,也顾不上擦汗,撒开腿就往陈家沟跑,一路气喘吁吁地把这个噩耗带给了“总管事”陈延岳。

陈延岳起初还不信邪,觉得可能是巧合。他立刻套上家里那辆驴车,亲自赶着往县里跑去。他一家家药铺、杂货铺地问过去,陪着笑脸,说着好话,然而,所有掌柜的口径都惊人地一致:绡石售罄,被大户(虽未明说,但指向明显)买走,新货短期内无法供应。

希望一点点破灭,恐惧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,瞬间淹没了陈延岳。这一个月来,他作为“总管事”,带领全村老少爷们儿,起早贪黑,将“陈家清凉铺”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,不仅让家家户户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活钱进项,更让整个陈家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希望。他本人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责任感。这突如其来的断供,如同在他最志得意满的时候,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,所有的心血、所有的期盼,眼看就要化为泡影!

巨大的打击让他方寸大乱,脑子里一片空白,唯一的念头就是:找大侄子!只有大侄子陈彦能有办法!他像丢了魂似的,也顾不上天色已晚,赶着驴车疯了一样冲向镇上赵府,这才有了之前那惊慌失措、狼狈万分的一幕。

……(中间部分,陈延岳慌张报信、陈彦冷静安抚、并建议去邻县采购的情节,与之前版本一致,详细描写如下)

赵府院中,陈延岳抓着陈彦的肩膀,声音嘶哑绝望地重复着:“……全完了!绡石没了!生意做不成了!大家刚过上的好日子……没了!”

陈彦感受到三叔手上传来的巨大力量和身体的颤抖,心中也是震惊不已,但他深知此刻自己绝不能慌乱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,脸上反而挤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、近乎轻松的镇定笑容,用清晰而平稳的声音说道:“三叔!你冷静点!看着我!天塌不下来!你先松开手,慢慢说,到底是怎么个情况?一家铺子都买不到了吗?”

他的镇定仿佛有一种魔力,让濒临崩溃的陈延岳稍微找回了一丝理智,手上的力道松了些,但声音依旧带着哭腔:“慢慢说?我怎么慢得下来啊!镇上……县里……所有铺子!绡石全没了!都被……都被醉仙楼那个杀千刀的刘掌柜派人买光了!这是要断咱们的根啊!”

陈彦心中了然,果然是有人出手了,而且目标明确。但他脸上笑容不变,甚至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:“三叔,我当是多大的事呢!看把你急的,脸都白了,汗都把衣裳溻透了!不就是镇上县里买不到绡石了吗?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:()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胎穿农家子,科举来扬名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