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1集:海胆的“刺头美容课”,科研站全员被迫“换发型”的荒诞日
林夏早上给水产箱换水时,被一只海胆扎了手——不是普通的扎,是海胆用刺轻轻碰了碰她的头发,还发出细弱的声音:“你的头发太毛躁了,我帮你修修?”她愣了愣,举着还在滴水的手凑过去:“你还会剪头发?”海胆晃了晃圆滚滚的身子,背上的尖刺整齐地摆动了一下:“我是海胆家族的‘美容师’,专剪‘毛躁款’,上次给小丑鱼剪鱼鳍,剪得可好看了!”
这话被路过的苏晓棠听见,她最近总嫌自己的刘海太长挡眼睛,当即把脑袋凑过去:“那你帮我剪个齐刘海!要可爱的那种!”海胆爽快答应,尖刺像小剪刀似的,“咔嚓咔嚓”在苏晓棠的刘海间游走,没几分钟就剪好了——齐整的刘海刚好到眉毛,还带着点自然的弧度,比理发店剪得还好看。苏晓棠对着镜子乐了,拉着林夏就往食堂跑:“夏姐,让海胆给你也剪剪,它手艺超棒!”
消息像泼了海水的海藻,半天就缠满了整个科研站。李铁兰顶着她那总是炸毛的短发来的,皱着眉说:“我这头发早上梳三遍都打结,能剪得顺点不?”海胆用刺碰了碰她的头发,慢悠悠地说:“给你剪个‘利落短发’,刺不扎手的那种。”陈橙也来了,她留了好几年的长发,最近做实验总被试剂沾到,纠结着要不要剪短,海胆看了看:“剪个‘锁骨发’,扎起来能干活,放下来也好看。”
最绝的是厨师老王,他那顶半秃的脑袋总爱出油,海胆居然用刺沾着稀释的海水,给它做了个“头皮按摩”,还说:“用深海海盐洗,能去油,还能让新头发长得快。”老王半信半疑试了,当天下午就跑来感谢:“真不油了!比洗发水好用!”
可热闹到傍晚,荒诞事来了——海胆剪上头就停不下来,见谁都想“修一修”。林夏原本只想修个发尾,结果被剪成了齐肩短发;苏晓棠的齐刘海被剪得太短,露出了眉毛上面的额头;李铁兰的利落短发被剪得参差不齐,活像被狗啃了;陈橙的锁骨发更惨,一边长一边短,只能扎成歪马尾。最搞笑的是站长,他路过水产箱时,被海胆偷袭,后脑勺的头发被剪了个圆形的洞,只能戴着帽子上班,还嘴硬说“这是最新款发型”。
大家围着海胆“讨说法”,海胆却委屈地缩成一团:“我看见你们的头发都有‘小缺点’,就想帮你们修得更完美,没想到……”林夏看着大家五花八门的“失败发型”,突然笑出了声:“算了算了,反正头发还能长,再说了,咱们这‘海胆同款刺头’,出去说出去多特别啊!”苏晓棠也跟着笑:“对!下次去海边,海鸥肯定不敢往我们头上落了!”
后来,科研站出现了个奇观——全员顶着参差不齐的头发上班,路过的渔船船员都以为他们在搞“行为艺术”。海胆也没闲着,每天都用刺沾着海藻汁,给大家的头发做“护理”,说是“能长得更快更顺”。林夏摸着自己的短发,看着水产箱里忙碌的海胆,突然觉得:虽然发型剪砸了,但这种被海胆“操心”的日子,倒也挺有意思——毕竟,不是谁都能拥有一只会剪头发还会做护理的海胆美容师的。
第882集:寄居蟹的“房屋中介所”,深海里的“换壳乌龙”
苏晓棠给寄居蟹珠珠换水时,发现它正对着自己的壳发愁——壳太小了,珠珠的身子都快露出来了,可它又舍不得换,因为这个壳上有好看的紫色花纹。“要不我帮你找个新壳?”苏晓棠提议,珠珠却摇了摇头:“我想要又大又好看的壳,可找不到,好多小伙伴都在愁换壳的事呢。”
林夏听说后,灵机一动:“我们帮你们开个‘房屋中介所’吧!把大家不用的壳收集起来,谁需要就来换,还能挑自己喜欢的!”珠珠眼睛一亮,当即号召所有寄居蟹,把自己不用的旧壳都搬了过来——有螺旋纹的、带斑点的、闪着珠光的,堆在珊瑚丛旁,像个小小的“壳子集市”。
林夏和苏晓棠当起了“中介”,给每个壳都标上了“尺寸”和“特色”:“这个壳直径十厘米,带粉色斑点,适合中等体型的寄居蟹”“这个壳又大又圆,上面有海浪纹,适合体型大的寄居蟹”。很快,寄居蟹们都来“换房”了:小寄居蟹换了小巧的花壳,中等的换了带斑点的壳,体型大的换了海浪纹的壳,珠珠也换到了一个又大又有紫色花纹的新壳,高兴得在珊瑚丛里转了三圈。
可没几天,“中介所”就闹了乌龙——一只叫“小卷”的寄居蟹,换了个特别大的壳,结果壳太重,它背不动,爬一步摔一步;另一只叫“点点”的寄居蟹,为了好看,换了个带尖刺的壳,结果走路时刺到了别的小伙伴;最搞笑的是珠珠,它换的新壳虽然好看,可壳上有个小洞,海水总往里灌,害得它每天都要“舀水”,累得不行。
“怎么回事啊?”林夏赶紧去问,才知道寄居蟹们换壳时,只看大小和好看,根本没考虑适不适合自己。她赶紧和苏晓棠一起,给寄居蟹们“科普”:“换壳要选大小合适的,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;还要看壳的重量,太重背不动;有洞的壳不能要,会进水;带尖刺的壳要小心,别扎到同伴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)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为了帮大家换合适的壳,林夏还带着寄居蟹们去深海捡壳——专门挑大小合适、完好无损的,还根据每个寄居蟹的体型和喜好,帮它们“量身选壳”。小卷换了个中等大小的壳,爬得又快又稳;点点换了个光滑的花壳,再也不会扎到同伴;珠珠的壳则被林夏用海藻汁补好了小洞,再也不会进水了。
后来,“房屋中介所”还加了个“售后”服务——寄居蟹们换了壳后,要是觉得不合适,可以回来换;壳坏了,林夏和苏晓棠还会帮它们修补。甚至有别的海域的寄居蟹,听说这里有“房屋中介所”,特意游过来换壳,中介所的“生意”越来越红火。
苏晓棠看着热闹的中介所,笑着对林夏说:“没想到我们还能当寄居蟹的中介,真有意思!”林夏点点头,看着珠珠背着新壳,在珊瑚丛里和小伙伴们玩耍,突然觉得:无论是人类还是海洋生物,都希望有个合适的“家”,而能帮它们找到“家”,比做任何实验都让人开心——毕竟,看着寄居蟹们背着合适的壳,开开心心地生活,这就是最温暖的科研成果。
第883集:会写“深海日记”的墨鱼,科研站的“墨汁手稿”风波
林夏早上整理水产箱时,发现墨鱼“墨墨”正用触手沾着墨汁,在一块光滑的礁石上写字——不是乱涂,是整整齐齐的“点”和“线”,像某种密码。“你在写什么?”她凑过去问,墨墨晃了晃触手,又写了几个“点”:“我在写‘深海日记’,记录每天发生的事,用我们墨鱼的文字。”
林夏来了兴趣,用特异功能“翻译”墨墨的文字——原来,那些“点”代表太阳,“线”代表海浪,组合起来就是“今天太阳很好,海浪很温柔,我吃了好多小鱼”。她赶紧找来陈橙,陈橙看着礁石上的“墨汁手稿”,兴奋地说:“这是墨鱼的‘文字系统’!对研究深海生物交流方式有重大意义!”
两人决定帮墨墨“整理日记”:林夏负责“翻译”,把墨墨的文字翻译成人类的语言;陈橙负责记录,把翻译后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;墨墨则每天早上在礁石上写日记,下午两人就来“整理”。日记里的内容很有趣:“今天看见一只小海龟迷路了,我帮它指了路”“科研站的人类在烤鱿鱼,香味飘到了海里,我也想吃”“乐乐今天唱歌很好听,我用墨汁画了个笑脸送给它”。
可没过几天,“手稿”就引发了风波——苏晓棠看见礁石上的墨汁,以为是谁弄脏了礁石,顺手用海水冲掉了;李铁兰路过时,以为是墨鱼在搞破坏,差点用电击枪吓它;最糟的是,站长看见笔记本上的“深海日记”,以为是林夏和陈橙在偷懒写“小说”,把两人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。
“这不是小说,是墨鱼写的日记!”林夏赶紧解释,拉着站长去看墨墨写日记。墨墨见站长来了,特意用墨汁写了“站长好”(用三个点和一条长线表示),站长看了半天,才相信这是墨鱼写的,不好意思地说:“是我误会你们了,这日记很有价值,要好好保存!”
为了保护“墨汁手稿”,林夏和陈橙找来了一块大石板,放在墨墨的水产箱里,让它在石板上写日记;苏晓棠则每天早上守在水产箱旁,防止别人误冲手稿;李铁兰也来了兴趣,每天都来问:“墨墨今天写了什么?有没有提到我?”当听到日记里写“李铁兰今天举着电击枪,样子很凶,但她给了我一条小鱼干”时,李铁兰忍不住笑了:“这墨鱼,还挺记仇。”
后来,林夏和陈橙把墨墨的日记整理成了一本书,叫《深海日记——一只墨鱼的日常》,里面还配了墨墨的“墨汁手稿”照片。站长把书放在科研站的图书馆里,成了最受欢迎的书,每个研究员都爱翻,看着里面有趣的内容,总能笑出声。墨墨也因为写日记,成了科研站的“小作家”,每天都有研究员来看它写日记,还给它带小鱼干当“稿费”。林夏看着墨墨在石板上认真写字的样子,突然觉得:深海里的生物,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、更有趣,而能读懂它们的“日记”,就是深海研究最特别的收获。
第884集:海星的“海底导航仪”,科研站迷路记的搞笑救援
苏晓棠跟着林夏去深海采集样本,结果走得太远,找不到回去的路了——周围全是一模一样的珊瑚丛,海水又浑浊,指南针也因为深海磁场失灵了。“夏姐,我们是不是迷路了?”苏晓棠吓得快哭了,林夏也有点慌,她试着用特异功能喊乐乐,可没听见回应。
就在这时,一只海星爬了过来,用腕足碰了碰林夏的手:“你们是不是找不到路了?我带你们回去!”林夏一愣:“你认识路?”海星晃了晃腕足:“我是海星导航队的,这一片的珊瑚丛我都认识,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去!”说着,它就带头往前爬,林夏和苏晓棠赶紧跟上。
海星果然认识路,它绕开危险的海胆区,避开湍急的水流,还时不时停下来,用腕足指一下方向:“前面左转,有个红色的珊瑚,那是标记点”“右边的礁石后面有个小洞,穿过去就是浅海了”。走了大概半小时,林夏终于看见科研站的灯光,高兴得抱住海星:“太谢谢你了!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)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这事传开后,海星们成立了“海底导航队”,专门负责给迷路的人类和海洋生物指路。林夏给每个导航海星都做了个“徽章”——用荧光贝壳做的,戴在腕足上,晚上能发光,方便大家识别。导航队的生意很好:小海龟迷路了,海星带它回沙滩;小丑鱼找不到群,海星带它回珊瑚丛;连研究员陈橙,上次去深海峡谷做实验,都差点迷路,多亏了导航海星带她回来。
可搞笑的是,有一次,导航队的领头海星“亮亮”,居然把自己给导迷路了。那天,亮亮带一只小鲨鱼回深海,结果走得太远,周围的珊瑚丛都不认识了,它急得直转圈,腕足都快晃断了。小鲨鱼看着它,忍不住说:“你不是导航海星吗?怎么自己也迷路了?”亮亮委屈地说:“我平时只在浅海导航,深海我不熟啊……”
幸好林夏用特异功能喊来了乐乐,乐乐带着一群海豚,在深海里找到了亮亮和小鲨鱼,把它们送回了浅海。亮亮回到科研站,不好意思地对林夏说:“我以后再也不随便去深海了,就在浅海好好导航。”林夏笑着说:“没关系,每个人都有不熟悉的地方,以后你要是去深海,就叫上乐乐陪你,它认识路。”
从那以后,海星导航队和乐乐的海豚队成了“搭档”——浅海的路,海星负责;深海的路,乐乐负责。科研站再也没人迷路了,研究员们出去采集样本,都会先去找导航海星,要是去深海,就再叫上乐乐。林夏看着海星们戴着荧光徽章,在珊瑚丛间忙碌地指路,突然觉得:深海里的生物,都有自己的“特长”,而把这些特长组合起来,就能变成最强大的“救援队”——毕竟,有海星导航,有海豚护航,再远的路,也能平安回家。
第885集:虾兵蟹将的“厨艺大赛”,科研站食堂的“黑暗料理”逆袭记
厨师老王揉着腰从厨房出来,对着围过来的林夏和苏晓棠叹气:“最近采买的海鲜太多,我一个人洗、切、煮,腰都快断了。”苏晓棠咬着棒棒糖,突然眼睛一亮:“老王叔,不如办个‘虾兵蟹将厨艺大赛’?让考神蟹它们来帮忙,说不定还能出点新菜式!”林夏也跟着点头:“对啊,它们的钳子比菜刀还灵活,肯定能行!”
老王半信半疑,但架不住两人劝,还是答应了。大赛主题定为“深海创意料理”,参赛选手是科研站的“海洋老熟人”:考神蟹(自带“举重钳”,号称“深海铁板烧大师”)、珠珠带领的寄居蟹小队(擅长用壳当容器,主打“精致小份菜”)、小八(偷偷报名,说要展示“章鱼触手颠勺”),还有一群小对虾(自告奋勇当“洗菜工”)。
比赛场地设在食堂外的露天平台,老王贡献出备用灶台,林夏当主持人,苏晓棠、李铁兰和站长当评委,评分标准很简单:“能吃、好笑、有创意”。比赛当天,平台上热闹得像菜市场:考神蟹用钳子夹着鱿鱼,在铁板上“滋滋”烤着,还不忘用另一只钳子撒海藻粉,结果撒多了,呛得旁边的小对虾直打喷嚏;珠珠把寄居蟹壳当碗,往里面塞了海藻、珍珠奶茶的珍珠(苏晓棠偷偷赞助的)和小鱼干,捣成泥,美其名曰“珍珠海鲜盏”;小八更绝,用触手卷着锅铲颠勺,想做“爆炒蛤蜊”,结果用力过猛,把蛤蜊全颠飞了,砸中了路过的陈橙,陈橙抹着脸上的蛤蜊汁,哭笑不得:“小八,你这是‘暗器料理’吗?”
第一轮试吃环节,评委们的表情堪称“精彩”:苏晓棠尝了考神蟹的“海藻烤鱿鱼”,辣得直吐舌头(考神蟹把辣椒面当海藻粉撒了);李铁兰咬了口珠珠的“珍珠海鲜盏”,珍珠卡在牙缝里,半天抠不出来;站长最惨,尝了小八的“飞锅蛤蜊”(捡回来洗了洗重新炒的),里面居然混了颗小石子,硌得牙生疼,还得强颜欢笑:“有……有嚼劲。”
老王看着桌上的“黑暗料理”,急得直跺脚:“你们这哪是做饭,是拆厨房啊!”林夏赶紧打圆场:“第一次嘛,慢慢来,老王叔你教教它们!”老王叹了口气,只好亲自示范:教考神蟹分辨调料,用钳子量着撒;教珠珠把珍珠煮软,和海藻泥拌匀;教小八控制颠勺力度,别把食材甩出去。
第二轮比赛,选手们进步神速:考神蟹的“蒜香烤鱿鱼”外焦里嫩,海藻粉撒得刚刚好;珠珠的“珍珠海藻布丁”(老王教她加了琼脂)Q弹爽滑,连李铁兰都吃了两碗;小八的“章鱼触手炒时蔬”(这次没颠飞),鲜香味美,站长吃了还想再要。最惊喜的是小对虾们,它们居然用虾钳剥了一盘虾仁,摆成了“五角星”形状,虽然有的虾仁没剥干净,但诚意满满。
比赛结束,考神蟹得了“最佳进步奖”,奖品是一大袋烤虾干;珠珠得了“最具创意奖”,奖品是定制的贝壳小碗;小八得了“最搞笑厨师奖”,奖品是一个迷你锅铲(防止它再颠飞食材)。老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:“以后你们每天来食堂‘上班’,我教你们做更多好吃的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)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从此,科研站食堂多了支“海洋厨师队”:考神蟹负责烤海鲜,珠珠负责做甜品,小八负责炒青菜(被限制用小锅铲),小对虾们负责洗菜剥壳。虽然它们偶尔还是会犯迷糊——比如考神蟹把糖当盐撒,珠珠把海藻布丁做糊了,小八用触手偷尝菜导致菜量减少,但食堂里的笑声却比以前多了很多。林夏看着忙忙碌碌的虾兵蟹将,和吃得津津有味的研究员们,突然觉得:最好吃的不是料理,是大家一起动手、热热闹闹的氛围——毕竟,不是谁都能吃到章鱼炒的菜,和螃蟹烤的鱿鱼的。
第886集:海龟的“深海旅行社”,误闯“水母迷宫”的奇幻冒险
林夏在海边发现一只老海龟,正趴在礁石上晒太阳,背上的壳布满了花纹,看起来活了很久。“您在这里晒太阳吗?”林夏凑过去问,老海龟慢悠悠地睁开眼:“我是海龟爷爷,走遍了太平洋的深海,想给大家讲讲深海的故事,可没人听。”
苏晓棠听说后,立刻提议:“海龟爷爷,我们帮您开个‘深海旅行社’吧!带人类和海洋生物去深海探险,您当导游!”海龟爷爷眼睛一亮,当即答应了。林夏帮它设计了路线:“第一天去珊瑚礁花园,第二天去深海温泉口,第三天去鲸鱼峡谷,都是安全又好看的地方!”苏晓棠则制作了“宣传单”——用贝壳当纸,海藻汁当墨,上面画着珊瑚、温泉和鲸鱼,还写着“跟着海龟爷爷,探秘深海美景”。
旅行社第一天开张,就来了不少“游客”:乐乐带着一群海豚,想看看深海温泉;小丑鱼们想参观珊瑚礁花园;连科研站的研究员们都报了名,想趁机采集样本。海龟爷爷背着小海龟们(当“小助手”),带领着“游客团”出发了。第一站珊瑚礁花园,五颜六色的珊瑚像花朵一样绽放,小丑鱼们在珊瑚丛里捉迷藏,乐乐在水里跳跃,研究员们忙着拍照采集样本,大家都很开心。
可第二天去深海温泉口时,意外发生了——一群调皮的小海豚,趁海龟爷爷不注意,偷偷游到了前面,结果误闯了“水母迷宫”(一片由发光水母组成的迷宫,进去了很难出来)。林夏发现小海豚不见了,赶紧用特异功能喊它们,只听见小海豚们的哭声:“我们被困在水母丛里了,找不到路!”
海龟爷爷赶紧带着大家去找,来到“水母迷宫”前,只见一片发光的水母组成了密密麻麻的“墙”,小海豚们在里面转圈,越转越慌。“别着急,我知道怎么出去!”海龟爷爷镇定地说,“水母迷宫的出口在北边,跟着我的方向走,别碰水母的触手!”它带头钻进迷宫,林夏、苏晓棠和乐乐跟在后面,小海龟们则用壳挡住水母的触手,保护大家。
迷宫里的水母发出淡淡的蓝光,像星星一样闪烁,好看极了,但也很危险——只要碰到触手,就会被电到。海龟爷爷凭着记忆,绕开密集的水母群,时不时停下来,用壳碰一碰水母,像是在和它们打招呼:“我们要找出口,麻烦让让。”水母们居然真的让开了一条路。
走了大概半小时,终于看到了出口的光,小海豚们激动地冲了出去,围着海龟爷爷撒娇:“以后我们再也不调皮了!”海龟爷爷笑着说:“知道错就好,下次要跟紧我,别乱跑。”
经历了“水母迷宫”冒险,“深海旅行社”的名气更大了,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和人类来报名。海龟爷爷还增加了“特色路线”:“夜间荧光水母游”(晚上看水母发光)、“深海古董探秘游”(带大家看海底的沉船和老物件)、“鲸鱼音乐会游”(去鲸鱼峡谷听鲸鱼唱歌)。
林夏跟着海龟爷爷走了一次“深海古董探秘游”,看到了一艘几百年前的沉船,船上还有完好的瓷器和金币,她采集了一些样本,对研究深海历史有很大帮助。苏晓棠则最喜欢“夜间荧光水母游”,每次都带着荧光棒,和水母们一起发光,像在梦里一样。
海龟爷爷看着越来越热闹的“游客团”,笑着对林夏说:“谢谢你帮我开了旅行社,我终于能把深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。”林夏摇摇头:“是我们要谢谢您,带我们看到了这么美的深海,还学到了很多知识。”她看着远处发光的水母和欢快的海洋生物,突然觉得:深海不是黑暗和神秘的,而是充满了美景和故事,而海龟爷爷的旅行社,就是打开这个美丽世界的钥匙——毕竟,能跟着老海龟探险,是多少人都得不到的幸运啊。
第887集:会织网的海蜘蛛,科研站“海底渔网”的搞笑意外
林夏在深海采集样本时,被一张透明的网缠住了——不是普通的渔网,是用细如发丝的“线”织成的,网眼整齐,还带着点珠光。她正想挣脱,一只巴掌大的海蜘蛛爬了过来,用细腿碰了碰她的手:“别乱动,这是我的‘艺术网’,弄坏了要重织的。”
“你织网干嘛?”林夏好奇地问,海蜘蛛晃了晃细腿:“我是海蜘蛛家族的‘织网大师’,织网是为了捕捉小鱼当食物,也是为了装饰我的家。”林夏来了兴趣,仔细看那张网——线是用海藻纤维做的,还混合了珍珠粉,在阳光下闪闪烁烁,确实像“艺术品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)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