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帝拒求情推新政 权术暗藏控旧臣

黑风口的海盗刚调整好快船位置。

乾清宫外,礼部尚书孙如游已捧着奏疏跪了半个时辰。

青石砖的寒气透过官袍渗进膝盖,早麻木得没了知觉。

太监终于掀帘出来传话。

他踉跄着起身,手里的奏疏被攥得发皱,边角都磨出了毛边。

他快步走进暖阁。

“陛下,顾起元、朱吾弼两位老臣,年事已高,头发都白了,亲自押粮进京,也是一片苦心。”

“求陛下念在他们为大明效力三十多年的份上,从轻处置,别再追究他们替士绅说话的事。” 孙如游 “扑通” 跪地磕头,额头磕得金砖响,声音带着恳求。

朱由校坐在御座上,手指敲击着扶手,眼神冰冷地看着他。

“从轻处置?他们押粮进京,是借着‘送粮’的由头,当着百官的面逼朕罢设西厂,替江南士绅求情,你以为朕看不出来?”

孙如游连忙抬头,额上的冷汗滴在奏疏上。

“陛下,老臣们只是担心西厂在江南滥杀无辜,并非有意冒犯……”

“江南百姓都在传,西厂的人连没欠税的佃户都抓。”

“滥杀?” 朱由校打断他,将一份密报扔在地上,密报上 “阮大铖” 的签名还带着墨香。

“这是阮大铖今早送来的,西厂查抄的都是欠税超五万两的士绅,救济的流民比去年多了三成,还修了二十里河堤,哪来的滥杀?”

“你要是再为士绅说话,就别做这个礼部尚书了,去江南跟顾起元他们一起押粮吧!”

孙如游浑身一震,后背瞬间冒冷汗,不敢再说话,只能低着头,额头上的冷汗滴在青砖上,晕开一小片湿痕。

“滚出去。” 朱由校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。

“告诉顾起元他们,想替士绅求情,就先让江南士绅把欠了十年的税银都缴清,连本带利;否则,免谈!”

孙如游连滚带爬地退出暖阁,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花上。

他终于明白,陛下这次,是真的不会妥协了,谁护着士绅,谁就没好下场。

孙如游离开后,朱由校召方从哲入宫。

方从哲走进暖阁时,一眼看到案上摊着几张纸,上面 “考成法”“养廉银”“荣养银” 的字样格外醒目。

他心里顿时有了猜测,脚步都放轻了。

“陛下,您是想借着江南征税的势头,推行吏治改革?” 方从哲躬身问道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

朱由校点头,指着纸上的字,指尖划过 “考成法”。

“江南征税只是第一步,要想大明长治久安,必须整顿官僚体系。”

“文官们敷衍了事,贪腐成风,再这么下去,国库早晚空得见底。”

他拿起 “考成法” 的草稿,声音变得坚定。

“以后,官员的政绩要量化考核,征收税粮要达标九成,救济流民要超去年三成,处理案件不能拖过十日,都要有明确的指标。”

“完成九成以上的升一级,完成不足五成的降两级,连续两年不足三成的,直接革职,永不录用!”

方从哲眼睛一亮,往前凑了一步。

“量化考核?这样一来,官员就不敢再敷衍了事,税收也能保证,不会再出现‘账册混乱’的借口!”

“不止税收。” 朱由校补充道,拿起 “养廉银” 的草稿。

“还要设‘养廉银’,一品官每年加五千两,九品官加五十两,让官员们不用靠贪腐也能过好日子。”

“但要是贪腐,养廉银全部收回,还要抄家,家人流放三千里!”

方从哲连忙道。

“陛下英明!养廉银能减少贪腐,考成法能激励官员,双管齐下,吏治定能好转!”

朱由校又拿起 “荣养银” 的草稿,嘴角勾起一抹笑。

“致仕的官员,按品级发荣养银,一品官每年两千两,九品官一百两,让他们退休后能安度晚年。”

“但有一条 —— 要是他们敢干预地方事务,敢替士绅说话,就停发荣养银,让他们没饭吃!”

方从哲沉吟片刻,道。

“陛下,荣养银一次性发放,怕是会被官员的子孙挥霍,不如按年发放,每年冬至前送上门。”

“这样既能保证老臣的生活,也能更好地控制他们,谁不老实,就卡下一年的银子。”

朱由校眼睛一亮,拍了拍案几。

“好主意!就按年发放,谁不老实,就停了他的荣养银,看他们还敢不敢跟朕作对!”

他顿了顿,又道。

“再设‘考成赏’,每年考核第一的官员,除了升官,还赏良田百亩,让所有人都知道,只要好好做事,跟着朕,就有好处拿!”

方从哲躬身应诺。

“臣这就去草拟细则,保证三日内拿出方案,每个条款都写得明明白白,不留下模糊的空子。”

朱由校点头,语气带着威严。

“细则要写清楚,考成法从六部开始推行,一个月后延伸到地方,谁要是敢阻挠,就按抗旨论处,先革职,再查抄家产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天启:朕登基后,东林党麻了请大家收藏:()天启:朕登基后,东林党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天启:朕登基后,东林党麻了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