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风卷着稻叶掠过窗纸,我盯着米缸里那封油布信,蜡封的边缘已经有些发软。
柏舟在院外轻咳了一声,三长两短,是信号。
我起身推开屋门,他站在月光下,手里攥着一块刚从盐场带回的泥块。
“车辙印比前日深了半寸,”
他低声说,“他们今晚要动。”
我点头,从袖中取出系统预载的扫描指令卡,指尖划过表面,蓝光一闪,无人机群已进入待命状态。
东南风正起,正是潜入的最佳时机。
“你带承安去镇口等李商人,一见黑旗车队出盐场,立刻递消息。”
我将追踪信标的激活码塞进他掌心,“别靠近,只记方向。”
他没动,盯着我:“你一个人进盐场?”
“不是一个人。”
我抬手,系统界面在眼前展开,【夜间隐形扫描】倒计时归零,“是系统在前,我在后。”
他终于转身离去。
我换上深色短打,裹紧斗篷,沿着田埂向盐场摸去。
盐场外围多了五名守卫,腰间佩弩,巡逻间隔缩至一刻钟。
我伏在东北角的荒草堆后,启动热成像模式。
屏幕亮起,第三仓库内人影晃动,三十个陶罐正被搬上板车,罐体表面温度高达四十二度,封条上“官造火油”
四字清晰可辨。
我屏住呼吸,操控无人机群低空掠入,微型摄像头贴上横梁。
画面中,一名伙计撕下封条,露出底下“北地军需”
字样。
另一侧,麻袋堆成小山,标签显示“粗炼铁砂”
含碳量1.8%,与系统数据库完全匹配。
时机已到。
我按下追踪信标发射钮,三只萤火虫状的光点无声飞出,其中一只稳稳附着在最后一辆马车的轴心。
信号接入系统,蓝点开始在地图上移动,每秒闪烁三次,精准记录轨迹。
任务完成,我悄然撤离。
天未亮,县衙门前已聚起人群。
李商人牵着那名伙计闯进公堂,手中画卷“啪”
地甩在案上。
画中人眉骨高耸,左耳缺角,正是通缉令上的张七郎。
县令皱眉要斥,李商人高声道:“画师昨日比对过,笔迹误差不足半厘,与官府存档一致!”
堂外一阵骚动。
我缓步走入,将投影装置置于堂中。
一声轻响,热成像录影在空中展开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