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四章 职校奠基育人才 种质库共建攻坚
“家和院”的清晨总浸在玉米小米粥的醇香里。母亲站在智能灶台前,正用勺子轻轻搅动锅里的粥——新碾的小米混着细玉米粉,熬得黏糯发亮,还撒了一把切碎的嫩玉米芯,添了几分清甜。“晴晴,快把宝宝的获奖证书收好了,今天职校奠基仪式,要带过去给大家看看,咱们家娃多争气。”母亲回头喊,目光落在爬爬垫上的两个小家伙身上,哥哥正捧着校级科技节一等奖的奖状挥舞,妹妹跟在后面追,嘴里脆生生喊着“奖状”“浇水”,小脚丫踩得垫子沙沙响。
苏晚晴笑着走过去,给双胞胎戴上印着玉米图案的小帽子:“早收好了,还给他们带了迷你灌溉系统的模型,让大家也见识见识娃们的小发明。”她舀了一勺温凉的粥,喂给妹妹,小家伙张嘴就含,小嘴巴动得飞快,还不忘伸手去抓哥哥手里的奖状。哥哥见了,连忙把奖状举过头顶,逗得妹妹“咯咯”直笑,粥液顺着嘴角沾到了小下巴上。
“爸爸!爸爸!”小电背着双肩包从房间跑出来,脸上满是兴奋,“周末终于能回家了!王老师说今天农数科技的智能收割机在咱们村秋收,我要去帮忙,体验一下收割效率!”林凡刚洗漱完,手里拿着乡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奠基仪式流程表,摸了摸小电的头:“好啊,今天上午先去参加职校奠基,下午爸爸带你去玉米地操作收割机。这所职校是咱们乡村的希望,以后能培养很多技术人才,你以后也能来这里给老乡们讲课。”小电眼睛一亮,抓起一个玉米馒头就往外跑:“太好了!我要看看智能收割机比人工快多少,把数据记下来写进我的实践报告里!”
送完小电和双胞胎,林凡和苏晚晴直奔县域交通枢纽旁的职校选址地。刚到现场,就看见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已经搭好了红色的奠基大棚,横幅上“西坡乡村职业技术学校奠基仪式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。强子正带着工作人员布置场地,见林凡来了,连忙挥手:“凡哥!苏姐!都布置好了,周边10个村的村长、老乡代表,还有农业大学的教授、县教育局的领导都到了,就等您来了。”
县教育局的张局长走过来,握着林凡的手说:“林总,太感谢您了!投入20亿建设职校,开设智能农机维修、农产品加工、乡村物流管理三个专业,真是为乡村教育办了件大实事。以后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、找工作,再也不用愁出路了。”林凡笑着说:“张局长客气了,乡村振兴离不开技术人才,这所职校就是要培养‘接地气、能干事’的本土人才,让他们留在乡村、建设乡村。”
奠基仪式正式开始,林凡作为投资方代表发言:“这所职校将采用‘企业 学校’的模式,智舱系、农数科技等企业会派技术骨干兼职授课,学生在学校学理论,在企业练实操,毕业就能上岗。我们承诺,职校毕业生100%推荐就业,优秀学员可直接进入旗下企业工作,让大家学得放心、干得安心!”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老乡们纷纷说:“这下好了,我家娃初中毕业就能来这里学技术,以后也能当技术员,不用外出打工了!”
仪式结束后,林凡带着众人来到农数科技的玉米种植基地,和农业大学的李教授一行汇合——今天是农数科技与农业大学共建“玉米种质资源库”的签约日。基地里,“西坡1号”玉米长势喜人,秸秆粗壮,穗大粒满。李教授蹲下身,剥开一个玉米穗,笑着说:“林总,这‘西坡1号’表现太出色了,亩产比普通品种高300斤,抗虫性强,很有推广价值。种质资源库建成后,我们要收集更多优质玉米种质材料,培育出更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。”
林凡点点头:“李教授,种质资源库的场地已经准备好了,就在农数科技的研发中心旁边,首批收集的200份玉米种质材料已经到位,就等你们的技术团队来开展培育试验。我们会全力配合,提供资金、场地和人力支持,争取早日培育出更多高产、抗逆的优质玉米品种。”苏晚晴补充道:“要是需要农户参与试种,我们可以组织周边村的老乡,保证试验顺利进行。”
正说着,职校的招聘负责人打来电话,语气带着几分着急:“林总,智能农机维修专业的教师招聘遇到点问题,有经验的技术员大多在企业上班,愿意来职校任教的不多,这可咋整?”林凡沉稳地说:“你别急,采取‘兼职 全职’结合的模式,从智舱农机抽调10名资深技术员兼职授课,再高薪从外地引进5名全职教师,保证教学质量。另外,给兼职教师提供额外补贴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”
下午,小电在玉米地体验智能收割机操作。技术员手把手教他设置收割参数:“小电,你看,输入玉米的株高、行距,收割机就能自动调整割台高度和行进速度,精准收割,还能自动脱粒、装袋。”小电坐在驾驶座上,按下启动键,收割机缓缓驶入玉米地,锋利的割台切断秸秆,脱粒机快速分离籽粒,一袋袋金黄的玉米被自动装袋,全程自动化,效率惊人。“太厉害了!这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50亩地,比20个农民还快!”小电兴奋地说,更加坚定了学农的志向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小城股神: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:()小城股神:从家园到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与此同时,林凡接到了智舱系企业CEO林小雨的电话,语气凝重:“林总,刚收到可靠消息,某国要对国内新能源产业发起‘双反’调查,咱们的智能汽车出口可能会受严重影响,怎么办?”林凡早有预判,沉稳地说:“小雨,启动东南亚海外基地筹备计划,我已经让团队做好了选址调研,优先考虑泰国、马来西亚,这两个国家地理位置优越,劳动力成本适中,还能辐射周边市场。你立刻组织团队,对接当地政府,办理注册、建厂手续,同时带动50家国内新能源配套企业一起出海,形成产业集群,规避贸易壁垒。”
傍晚,全家围坐在“家和院”的餐桌旁,分享着一天的收获。母亲端上晚饭——玉米排骨汤、炒青菜、玉米发糕,还有刚榨的玉米汁。小电兴奋地讲着操作智能收割机的感受:“爸爸,智能农机太神奇了,以后我要研发出更先进的收割机,让老乡们秋收更轻松!”双胞胎拿着迷你灌溉系统模型,给大家演示浇水功能,引得众人哈哈大笑。林凡说:“职校奠基顺利,种质库签约成功,海外基地筹备也启动了,虽然面临‘双反’调查,但咱们提前布局,一定能渡过难关。”苏晚晴说:“老乡们对职校的期待很高,已经有不少人来咨询报名,咱们一定要把职校办好,不辜负大家的信任。”
夜色渐深,“家和院”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。远处的玉米地里,智能收割机还在忙着秋收,灯光在夜色中移动;职校的工地上,施工队已经开始平整土地,为后续建设做准备;农数科技的研发中心里,技术人员正在整理玉米种质材料,为培育试验做准备。“你看,”苏晚晴轻声说,“人才有了培养的摇篮,农业有了技术的支撑,企业有了应对风险的准备,这样的日子,越来越踏实了。”
林凡握紧她的手,目光望向星空:“是啊,乡村振兴需要人才,民族产业需要韧性,只要咱们提前布局、脚踏实地,就没有迈不过的坎。以后,还要让职校培养更多技术人才,让种质库培育更多优质品种,让海外基地成为民族产业的新支点,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。”
喜欢小城股神: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:()小城股神:从家园到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