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5章 西秦“败家天王”乞伏暮末:三年玩垮一个王国的硬核攻略

场景三:“酷刑治国·人体艺术展”套餐

暮末同志似乎对“人体结构学”和“痛苦表情包”有着异乎寻常的“艺术追求”。剜掉眼睛(让你看不清形势?)、砍断双脚(让你跑不了路?)、拦腰斩断(一刀两断,干脆利落?)……各种酷刑轮番上阵,成为他治理国家、震慑臣民的“常规手段”。金銮殿不再是议政的庄严场所,分分钟变成了惨叫连连的“人体艺术加工车间”和“酷刑展览馆”。大臣们每天上班打卡,心情比上坟还沉重,一边整理朝服,一边可能还得偷偷写好遗书,琢磨着“今天老板心情如何?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‘艺术品’?”。

史官们用冰冷的四个字给他的内政风格定了性:“刑政苛酷”。结果呢?就是“内外崩离,部民多叛”——人心散了,队伍彻底没法带了。统治的根基?早就被他那柄沾满自己人鲜血的屠刀,挖得千疮百孔,摇摇欲坠。这就好比一个厨子,不想着怎么把菜做好,天天琢磨怎么把厨房点着,把锅碗瓢盆都砸了,还怪客人不来吃饭?离谱!

第三幕:天灾**豪华套餐——骆驼被压成了骆驼片

正当暮末同志在内部如火如荼地开展“自毁长城”运动时,外部的“拆迁队队长”沮渠蒙逊可没闲着。北凉大军持续加压,429年,西平重镇彻底落入沮渠蒙逊的“拆迁”范围,易主了。

暮末也并非全无“高光”时刻。在定连(今甘肃临夏附近)打了一仗,居然走了狗屎运,把沮渠蒙逊的宝贝儿子、北凉世子沮渠兴国给活捉了!这相当于抓了对方公司的“太子爷”当人质,理论上是一张超级王牌。可惜,暮末同志的打牌技术和他搞内政的水平一样感人。这张王牌捏在手里,既没能换来和平,也没能勒索到土地,活活捂成了废牌一张。沮渠蒙逊该打还是打,一点没手软。可见,抓人质也得看对手是谁,碰上沮渠蒙逊这种老狐狸,儿子被抓了?那就再生一个!地盘?一寸不让!

时间来到430年,命运之神觉得暮末的“败家”之路还不够刺激,又给他送上一份“天灾**·超值豪华大礼包”。

九个月超长待机大旱:陇西地区(西秦核心区)老天爷愣是九个月没好好下雨!土地干裂得能跑马,庄稼集体躺平,颗粒无收。粮价?那必须是坐着火箭往上窜!老百姓饿得两眼发绿,路边饿死的人(饿殍)比野草还多。国库?早就被暮末的暴政和连年战争掏空了,拿啥救灾?

羌族兄弟的愤怒起义:活不下去的羌族兄弟们(西秦境内的重要民族)终于忍无可忍了!南安(今甘肃陇西东南)地区,一万多愤怒的羌人揭竿而起,推举一位叫焦亮的硬汉当带头大哥,攻城掠地,要跟暮末讨个说法!虽然这场“讨薪”行动最终被暮末的军队血腥镇压下去(焦亮结局史书未详载,大概率是壮烈了),但这场内乱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捆(不,是一卡车)稻草,把西秦最后一点残存的家底和元气,彻底耗光了。国家这台机器,彻底宣告油尽灯枯,离散架只差最后一哆嗦。

第四幕:神操作——焚城东迁,上演“胜利大逃亡”真人秀

内政崩得像被二哈拆过的家,外敌凶得像一群饿狼,天灾狠得如同末日降临……面对这种史诗级的烂摊子,但凡有点正常脑回路的君主,要么选择死守核心地盘,拼个鱼死网破;要么赶紧抱个粗大腿(比如北魏),签个城下之盟,当个藩属苟延残喘。

但!我们不走寻常路的暮末同志,再次展现了他超凡脱俗(或者说匪夷所思)的“战略眼光”。430年,他做出了一个足以入选“十六国迷惑行为大赏TOP3”的决定:举国搬迁!投奔北魏!

他派使者火速赶往北魏,对着北魏太武帝拓跋焘(这位爷可是雄主)表忠心、献膝盖,拍着胸脯(可能还流着眼泪)承诺:“大哥!救命啊!只要你肯收留小弟,平凉、安定(这两块地盘还在西秦手里吗?存疑,但先画个饼再说)这两块肥肉,小弟双手奉上!” 听起来好像是个权宜之计?

然而,骚操作才刚刚开始!北魏的援军还在路上吭哧吭哧赶路呢,暮末同志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“搬家”大业,而且是史上最狠的“搬家”。

“焦土政策”升级版:下令把带不走的城邑、房屋、粮仓……统统给我烧了!烧!烧!理由是啥?大概是“我得不到的,谁也别想得到!”或者“坚壁清野?(清给谁看?)” 反正火光冲天,浓烟蔽日,好好的城市瞬间化为焦土。

“砸锅卖铁”行为艺术:那些沉重的、搬不走的金银财宝、礼器重器?统统给我砸烂!毁掉!理由又是啥?可能是“减轻负重”?或者“防止资敌”?反正就是败家子最后的疯狂挥霍。祖宗攒下的家当,就这么乒乒乓乓变成了一地碎片。

“胜利大逃亡”真人秀:然后,暮末同志带着他的王室成员、文武百官、军队(还有多少战斗力存疑)以及一万五千户(大概几万人)哭爹喊娘的臣民,拖家带口,扶老携幼,赶着牛羊,开始了前途渺茫、吉凶未卜的“东迁大冒险”。目的地:上邽(今天水,当时还在胡夏控制边缘,但离北魏更近)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:()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连锁崩塌:乱世齿轮的残酷咬合暮末的灭亡并非一个孤立事件。他的身死国灭,像一块肥肉丢进了饿狼群。胡夏赫连定正是吞下西秦残余力量(包括暮末这个俘虏)后,野心膨胀,才敢去攻击盘踞上邽的另一个邻居(可能是仇池或北魏势力),结果引来了更强大的吐谷浑的致命一击。西秦、胡夏在431年的相继灭亡,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多米诺骨牌倒塌,一场残酷的连锁反应。暮末的投降,成了赫连定灭亡路上的“垫脚石”(或者说“垫背石”)。这无情地揭示了十六国末期,大争之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有多么残酷。小国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,而一个愚蠢、暴虐的舵手,足以让整艘船瞬间倾覆,船上所有人葬身鱼腹。

第七幕:现代启示录——学霸不等于治国能手

第一课:知识不等于智慧

暮末“幼而好学,有文才”,但显然缺乏治国理政的实际能力。就像今天某些考试满分但生活不能自理的“学霸”,纸上谈兵头头是道,实际操作一塌糊涂。

这告诉我们,学习成绩好不代表能力强,考试分数高不代表情商高。现代社会这种例子也不少:有些人在学校是学霸,进入社会后却处处碰壁;有些人读书不咋地,却能在商界政界混得风生水起。

第二课:严刑峻法不等于有效管理

暮末以为杀人立威就能控制局面,结果反而让所有人离心离德。管理团队需要的是领导力,不是恐怖统治。

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如此:好的领导靠的是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,而不是靠罚款和开除来吓唬员工。毕竟,恐惧只能让人服从,而不能让人忠诚。

第三课:战略决策不能拍脑袋

带领全国百姓跨国搬家这种“天才创意”,但凡有个明白人劝阻一下,也不至于此。可惜,暴君周围通常只剩马屁精。

这提醒我们,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多方听取意见,特别是反对意见。如果一个领导者周围全是点头称是的人,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。

第四课:小国的生存之道在于灵活外交

处在列强夹缝中的小政权,本来就应该左右逢源,而不是四处树敌。暮末却完美避开了所有正确答案。

这对现代小企业也有启示:在行业巨头夹缝中求生存,要么找到自己的 niche market(利基市场),要么学会与巨头合作,而不是四处树敌。

第八幕:历史的另一种可能

我们不妨开个脑洞:如果暮末能够虚心纳谏,西秦的历史会不会有所不同?

当他想要诛杀辛进五族时,如果有大臣劝阻:“主公,小题大做了吧?让人家赔个礼道个歉就行了。”也许就不会失去人心。

当他拒绝北凉的赎人请求时,如果有人提醒:“主公,见好就收吧,三十万斛粮食不拿白不拿。”也许就能缓解粮荒。

当他想要举国东迁时,如果有人死谏:“主公三思啊!这可是自断后路啊!”也许西秦还能多活几年。

可惜历史没有如果。

尾声:酷政的血色注脚

乞伏暮末那抬着棺材、反绑双手出降的悲(滑)情(稽)身影,最终湮灭在公元431年陇西血腥的风沙里。西秦宗族五百余口滚落的头颅,为这个立国四十七年、曾闪耀于陇右的政权,画上了一个无比凄厉、充满讽刺的句号。三年,仅仅三年——他用酷刑和屠刀瓦解了父亲打下的基业,用愚蠢透顶的“东迁”亲手焚毁了立国的根基,最终在乱世的绞肉机中,把自己和整个家族碾得粉碎,化为史书上一声沉重的叹息。

十六国那纷乱血腥的历史长卷中,乞伏暮末的篇章,因其浓缩的暴虐、愚蠢和急速败亡而显得尤为刺目。它像一面布满裂痕的镜子,警示着后人:权力若失去了敬畏与仁心,便如孩童挥舞开刃的巨斧,终将自伤乃至自毁;治国若抛弃了基本的理智与人性,纵有山河之险、雄兵百万,亦难挡人心背离、土崩瓦解的结局。当西秦最后一座烽燧的狼烟,绝望地熄灭于陇西的沉沉夜空,它照亮的不仅是末路君王荒唐而可怖的剪影,更是一个永恒的、振聋发聩的命题——无道的权杖,终将在历史的审判台上,碎落成尘。 乞伏暮末,用他短暂而疯狂的一生,为这个命题,写下了一个血色的注脚。

仙乡樵主读史至此,有诗咏曰:

三秋霸业没蒿丘,烬冷烟销王气休。

陇右残旌凝碧血,黄河浊浪卷孤旒。

九荒旱魃蒸黎庶,万骑羌胡困戍楼。

杳杳空棺斜照里,滔滔逝水葬遗愁。

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:()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