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东头有棵千年槐树,粗壮的树干得三个汉子手拉手才能合抱,茂密的树冠像把巨大的绿伞,夏天里为全村人遮阳送凉。
老人们常说这树有了灵性,因为无论多旱的年成,它的叶子总是绿油油的。
没人知道,这棵树里真住着个树仙,名叫槐瑶。
她修炼千年,早已能化为人形,常着一身青绿罗裙,在月夜下显形起舞,天明又隐回树中。
那年春天,村里搬来个穷书生,叫柳文轩。
他在槐树下搭了间茅屋,每日里就靠着树干读书。
槐瑶第一次听见文轩的读书声,就觉得格外悦耳。
文轩读书累了,常对老树自言自语:“老槐树啊老槐树,你说我这次乡试能中不?要是再落第,可真没脸回乡了。”
槐瑶在树里听了,忍不住轻笑:“这般用功,定能高中。”
文轩吓了一跳,四下张望却不见人影,自嘲道:“真是读书读糊涂了,竟觉得树会说话。”
槐瑶觉得这书生有趣,便暗中相助。
文轩的文章被风吹走,会自己飘回桌上;雨天忘收衣服,总有枝叶特别茂密为他遮雨。
文轩渐渐觉得这树有灵,每逢心事便来倾诉。
月圆之夜,槐瑶终于化为人形,出现在文轩面前。
文轩见眼前女子青丝如瀑,目若秋水,惊为天人。
“姑娘是...”
“我就是你日日与之说话的槐树。”
槐瑶轻笑,声如风过林梢。
文轩先是惊骇,见槐瑶温和善良,便渐渐放下心来。
二人月下长谈,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,竟是相见恨晚。
自此,槐瑶常伴文轩苦读。
夏夜为他扇风驱蚊,冬夜为他生火取暖。
文轩也对槐瑶生出情愫,却自知家境贫寒,不敢表露。
一年后的中秋夜,文轩在槐树下摆了一壶清酒,两只酒杯。
“槐瑶姑娘,我...”
文轩斟酒的手微微发抖,“我知人妖殊途,但情之所钟,身不由己。
若你不弃,愿与君携手,白首不离。”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