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二章 跨位面科技合作
“丹方共享社区”的空前成功,如同在联盟内部点燃了一场席卷一切的创新风暴。这股由“开源运动”催生出的、自下而上的磅礴力量,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联盟的整体科技水平和民生福祉,更深刻地重塑了联盟的社会结构和精神面貌。一种基于开放、协作、贡献的“灵客文化”深入人心,联盟的文明肌体仿佛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淬炼与升华,变得更加活力四射、韧性十足。
然而,文明的征程永无止境。当内部的潜力被激发到一定程度后,目光便很自然地投向了更加浩瀚的疆域。联盟的“科学派全球霸权”已然巩固,但赵乾、林枫、苏晓等领袖深知,这“全球”仅仅是已知位面的“全球”。在无尽虚空之外,在更加遥远的星海深处,必然存在着其他形态各异的文明。固步自封,便是坐以待毙;唯有主动走出去,与更广阔的世界交流、碰撞、合作,才能为联盟带来持续进化的不竭动力,也才能在即将到来的、与“播种者”级别的存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,争取到更多的筹码和生机。
于是,在内部整合臻于完善、创新活力喷薄欲出的大背景下,一个更加宏大、更具战略意义的构想被提上了联盟的最高议程:跨位面科技合作。这不再是早期“跨位面学术交流”那种以展示和吸引为主的“单向输出”,也不是“跨界贸易新秩序”侧重资源交换的“商业往来”,而是旨在建立平等、互利、深度融合的 “科技共同体” 的尝试。
这一战略的推动,得益于几个关键条件的成熟:
1. 技术基础:“空间折叠稳定技术”和“魔改版量子传送丹”使得大规模、稳定的人员物资跨位面运输成为可能;“跨位面信号接收”和“灵力区块链”技术为实时、安全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石。
2. 内在需求:联盟的科技树在“外星科技启发”下虽发展迅猛,但也触及了一些瓶颈。许多前沿领域,如“反物质炼丹”、“时间流速控制”等,需要更庞大的数据、更极端的实验环境和更多元的思维视角来突破。与其他科技路线迥异的文明交流,可能带来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的奇效。
3. 外交态势:此前“万界和平与发展峰会”的成功举办,以及联盟在“魔气污染根治”等方面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,大大改善了联盟的国际形象,许多位面文明对联盟的戒心降低,合作意愿增强。
4. 潜在威胁:“播种者”的阴影始终存在,联盟需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,构建更广泛的“统一战线”。
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的请客吃饭。联盟内部,对于“跨位面科技合作”的尺度与方式,存在激烈争论。
“纯化派”的残余势力警告:“与异族深入合作,无异于引狼入室!我们的核心技术一旦泄露,后果不堪设想!”
激进的开源派则主张:“既然要开源,就该彻底开源!将所有技术向全宇宙开放,才能最快推动文明进步!”
最终,在赵乾的拍板和林枫、苏晓的力推下,联盟确定了 “以我为主,互利共赢;分层开放,风险可控” 的合作原则。合作将分层次、分领域逐步推进:
? 基础层(全面开放):涉及民生、环境、基础教育的通用技术(如改良作物、基础医疗、初级教育体系),积极推广,帮助友好位面提升文明水平,树立联盟负责任的形象。
? 核心层(有限合作):涉及能源、材料、信息等战略领域的关键技术,组建“联合实验室”,在严格协议框架下共同研发,共享成果,但核心算法和工艺受控。
? 尖端层(谨慎接触):涉及“反物质”、“时间”、“规则”等终极领域的探索,仅限于与极少数高度信任的、科技实力对等的文明进行最高级别的、封闭式的“学术对话”和“理论切磋”,严防技术泄露和战略误判。
合作的突破口,选择在了一个与联盟关系较为友好、科技路线独特、且双方互补性极强的文明——“玄骨界”。
玄骨界,一个奇特的亡灵法术与精密机械融合的文明。其族人并非纯粹的血肉之躯,而是将灵魂印记熔铸于特制的“灵骸”之中,近乎永生。他们不擅长炼丹布阵,但在灵魂编码、微观灵能机械(灵械)制造和负能量(幽能)应用上,有着登峰造极的成就。他们的“灵魂差分编码术”可以实现意识的多线程处理,其“微观灵械”的精度达到原子级别,对“幽能”的驾驭更是出神入化。
联盟看中了玄骨界的灵魂技术和微观灵械技术,这可能对“人工智能器灵进化”、“纳米修复机器人”的智能化、乃至理解“反物质”的负能量属性有巨大启发。而玄骨界则对联盟的“丹道”、“大规模灵力应用”和“空间技术”垂涎已久,这能极大改善其族群的“灵骸”续航、能量来源和活动范围。
经过艰苦的外交磋商,第一个“玄骨-流云联合高等研究院” 在位于两界交界处的、新建设的“万法边疆”中立区正式成立。研究院由林枫担任联盟方院长,玄骨界的首席灵械宗师“骸骨大公”担任对方院长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:()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