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队缓缓行进在坑洼不平的沙土路上,扬起一路尘土。第五文渊和祁东慵懒地躺在一辆空着的牛车上,嘴里各自叼着一根嫩绿的小草,随着牛车的颠簸晃晃悠悠,说不出的惬意自在。
祁东侧身看向文渊,眼中透着几分急切,开口说道:“三弟,照这速度,实在太慢了。依我看,不如把大姐的人和我的人合在一起,一次就能派出五十人。这样探索的范围更广,总比现在他们重复探索效率高得多,咱们也能走得更快些。”
文渊听后,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,神色认真:“不行。咱们本来就没有专业工具测量,全凭肉眼目测。要是贸然增加单次派出的人数,做出来的地图肯定偏差极大。多拨几批人,好歹能增加些准确性,不然我实在难以安心。” 正说着,文渊突然猛地坐起身,手指向空中一群飞过的鸟,激动地惊呼:“二哥,你快看,那是不是鸽子?”
祁东也连忙爬起来,定睛瞧了瞧,点头道:“噢,那是飞奴,大多用来传送信件。这玩意儿肉少,味道也不咋地。” 话落,他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什么,眼中闪过一丝光亮,看向文渊问道:“公子,你是不是想用飞奴传递情报?”
文渊嘴角上扬,轻轻嗯了一声,说道:“你和王伯当还有红姐好好合计合计,尽快安排妥当。” 说完,又慢悠悠地躺了下去,像是突然想起什么,又补上一句:“飞奴这名字不好听,以后咱们就叫信鸽吧!” 他在心里暗自吐槽,这古人怎么这么喜欢用奴役相关的称呼,连动物都不放过,还非奴呢!
终于,洛阳城那巍峨耸立的轮廓,远远地映入了众人的眼帘。
隋朝大业年间的洛阳城,是一座规模宏大、布局规整、经济繁荣、文化昌盛的都城,展现出了隋朝时期高度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。
洛阳城面积约 47 平方公里,是当时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。其由宫城、皇城、东城、含嘉仓城、郭城和西苑等部分组成,各部分功能明确,相互配合。
营建理念上模拟天象,隋炀帝将伊阙作为新都的宫阙,宫城正南门则天门之上的紫微观,以天极的紫微命名,皇城正南门端门之上的太微观,以天极的太微命名,皇城南面洛水穿城而过,象征着天上的银河,使洛阳与天象中的 “天宫之中” 紧密结合,彰显政权的正统性。
城市以南北中轴线为基准,呈现出严格的对称布局。定鼎门大街是最重要的街道,宽 121 米,长 4 公里多,权要和显贵多聚于此,两侧各有四行樱桃、石榴、榆树、柳树、槐柳,临街建筑一律为重檐格局且饰以丹粉。
郭城以洛河为界分南北两部分,洛河以南称洛南里坊区,洛河以北称洛北里坊区。城内街道纵横,里坊毗邻,每 500 平方米规划一个居民区,称为里坊。里坊东西南北各广三百步,内有十字街,四面坊墙居中开门,坊内十字街宽约 5-8 米,各坊之间以街道相隔,每坊建有围墙,留有坊门,昼开夜关。
洛阳城是当时全国的工商业和漕运中心,天下财富汇聚于此,呈现出 “天下之舟船所集,常万余艘,填满河路,商旅贸易,车马填塞” 的繁荣景象。
城内设有北市、西市和南市等规模庞大的市场,其中南市规模最大,隋称丰都市,周八里,通门十二,其内一百二十行,三千余肆,市四壁有四百余店,珍奇山积,来自各国的商品堆积如山,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操着不同的语言在这里进行贸易。
隋朝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设在观德坊,培养了大批人才,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大业六年上元节,隋炀帝召集世界各国君王到洛阳,于端门外建国门内,绵亘八里,列为戏场,奏乐者 人,声传数十里,通宵达旦,端门灯火照耀天地,终月而罢,展现了当时音乐、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繁荣。
洛阳城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,以洛阳为中心,南达余杭(今杭州),北抵涿郡(今北京),长约 5000 里,使得南方丰富的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洛阳,同时也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。
洛阳北面是幽燕之地,南逾江淮渚河则进入江南经济发达地区,西面是关陇地区,东面是黄河下游平原,位置居中,是 “四方入贡道里均” 的商业运输中枢,陆路交通也十分便利,便于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。
隋炀帝将宫城命名为 “紫微城”,其正殿乾阳殿规模宏大,气势恢宏,是举行重大典礼和朝会的场所。紫微城的建筑风格华丽,采用了大量的珍贵材料和精湛的工艺,展现出了皇家的威严和奢华。
车队徐徐前行,踏入的正是定鼎门。作为郭城南面的正门,定鼎门气势非凡。其包含阙楼,东西总长约 150 米 ,主城门楼墩台遗址东西长 44.5 米,南北宽 21.04 米。巍峨的城楼拔地而起,飞檐斗拱层层叠叠,在日光的照耀下,投下庄重而威严的影子,彰显着雄浑大气的王者风范,无疑是洛阳城最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宿主的梦请大家收藏:()宿主的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