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首语
《韩非子?孤愤》云:"
智术能法之士用,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。
"
谢渊策论既触贪腐之网,太府寺与五城兵马司便如毒蛇吐信,于京华街巷布下罗网。
然天下事,从来邪不压正——有匠人冒死传抄于灶台,有太学生据理力争于朝堂,更有老臣捧出二十年未敢轻启的案宗。
这些在暗潮中闪烁的星火,终将汇聚成照亮贪腐的火炬。
智术能法之士用,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
永熙二年九月初八,辰时三刻。
五城兵马司指挥佥事张恪带着二十名衙役闯入"
集贤阁"
靴底铁尖碾碎了门槛上的"
敬惜字纸"
木牌。
掌柜李茂才正要分辩,张恪已将明晃晃的铁尺拍在《工部革新十策》抄本上:"
太府寺钧令,敢私藏此书者,按《大吴律?刑律》‘造妖书妖言’论处!
"
后堂内,老匠人陈六将半幅策论藏入榫卯结构的书箱暗格,木屑纷纷扬扬落在他昨日被衙役打伤的肩头。
自昨夜文墨轩被焚,二十三家书肆已遭查封,唯有集贤阁因挂着襄王旧邸的灯笼暂未被殃及,却也在张恪的呵斥中被迫摘下策论条幅。
"
张大人,"
李茂才忽然指着墙上《大吴会典》刻本,"
律载‘诸司官署不得越境执法’,太府寺属户部辖制,五城兵马司归兵部统管,贵衙此举怕是有违官制?"
张恪的铁尺顿在半空,他虽奉王崇年之命,却也知越权查抄不合规制,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。
与此同时,太学讲堂。
三十名冠带生员围着祭酒陆廷玉,案头摆着被撕毁的策论残页。
"
诸位可知,"
陆廷玉展开《太府寺则例》抄本,"
神武年间太府寺掌钱谷金帛,至元兴朝始兼管物料采办,然其下设的右曹郎中竟能私扣工食银七成,此等乱象竟持续二十年......"
话未说完,窗外传来马蹄声,五城兵马司的公差正在驱赶散发策论的太学生。
"
老师,学生愿往通政司递万民折!
"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