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二回:猪肉颂(二)

清炖猪蹄红烧肉,

爆炒腰花卤肠头。

老少皆宜比箸快,

贵胄贱口争相收。

猪生本是贫贱命,

维系民生任烹溜。

三十六般烹饪技,

文修武炼下厨州。

千百佳肴出妙手,

二十四味意尤厚。

净坛天下有因果,

俭存美食备荒忧。

他日民众欠口食,

汤盎憨憨解眉愁。

罗老师轻啜一口酒,说道:“笔友少时腼腆、爱口识羞,处处显得很拘谨,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痴呆愚笨。不过他的心思却是异常活络,在他眼中,一滴水可以是茫茫大海,一株小草可以是幽幽森林,一只蚂蚁可以是芸芸众生。”

古丽燕说道:“燕哥这是有什么病吗?”

吕希燕说道:“他这是臆想症。”

郭燕笑道:“燕哥这是在异想天开。”

罗老师淡淡的一笑,道:“笔友的想象力很丰富,小学阶段他的成绩一直很好,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。三年级以后,我每年都给他减免学杂费,还给他发奖学金。”

古丽燕兴趣盎然,道:“罗老师,有多少钱啊?”

“不多,每学期三块五块不等。”

古丽燕轻轻的“哦”了一声,她有点失望,三五几块钱能算作是奖学金吗?对她来说,每天的零食都不止五块钱。

“我记得当时的学费是,一二年级是一块五角钱,三年级是三块五,四年级是五块钱,五年级是七块五角钱。”罗老师顿了一下,说道,“当时猪肉是八毛多九毛钱一斤,给笔友的奖学金,可以让他每个月都能吃上一斤猪肉。”

郭燕笑了起来,道:“难怪燕哥呆头呆脑的,原来是吃猪肉吃的。”

“郭姑娘,可不能这样冤枉猪猪。”罗老师呵呵笑了起来,说道,“一年春作首,六畜猪为先。猪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来说,可算是立有大功的。我们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巜诗经》中有云:‘执豕于牢,酌之用匏。食之饮之,君之宗之。’由此可知,早在五千年之前,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猪食猪了。早在那个时候,但逢喜事,必烹猪宰羊贺之庆之。”

吕希燕盈盈一笑,呤声道:“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凯旋归来,人们就是杀猪向她庆贺的。”

“不止是有杀猪庆功犒劳保家为国的将士,更有曾子杀猪教子的典故。”

古丽燕明显的兴致高涨,道:“杀猪教子,怎么说的?”

罗老师说道:“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子。一天,曾?的夫?到集市上去赶集,她的孩?哭着也要跟着去。母亲对孩子说:“你先回家待着,待会?我回来杀猪给你吃。”曾?的夫?到集市上回来,就看见曾?要捉猪去杀。她就劝阻他说:“我只不过是跟孩?开玩笑罢了。”曾?说:“夫?,这可不能开玩笑啊!孩?可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。孩?没有思考和判断能?,要向?母亲学习,听从?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。现在你在欺骗他,这就是教育孩?骗?啊!母亲欺骗孩?,孩?就不会再相信??的母亲了,这不是教育孩?的正确?法啊。”于是曾?就把猪给杀了,取其肉做成一桌好饭菜让孩子吃了。”

古丽燕笑道:“为一句话杀一条猪,也太小题大作了吧。要吃肉,可以去集市上买一点就可以了。我看是曾子嫌养猪又脏又臭又累,他不想养了,所以借故杀之。”

罗老师正色说道:“曾子是夏禹的后代,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,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。什么是儒家思想?它是以‘孝恕忠信’为核心的,其‘修齐治平’的政治观,‘内省慎独’的修养观,‘以孝为本’的孝道观,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。曾子参与编制了《论语》、撰写《大学》、《孝经》、《曾子十篇》等作品。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后世尊为“宗圣”,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,仅次于‘复圣’颜渊。后世几千年,各朝各代的读书人的课本四书五经中,就有巜论语》和《大学》。”

古丽燕尴尬一笑,道:“巜论语》我知道,就是记录孔圣人言行的书。”

罗老师有点意外,道:“你知道《论语》?”

古丽燕信心满满,道:“阿里木向我讲过,我记得开头三句话是:

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
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罗老师点点头,又听古丽燕说道:“燕哥也经常之乎者也讲论语,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:男女有别,当授受不亲!罗老师,我认为论语就这句话不好,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男女还授受不亲啊?”

罗老师笑了起来,说道:“古丽燕,男女授受不亲是孟子说的,不是孔子说的。”

郭燕问道:“罗老师,孟子的男女授受不亲真的是手指都不能碰吗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燕飞燕舞燕满天请大家收藏:()燕飞燕舞燕满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吕希燕吃的满心欢喜,口中淡淡的说道:“你呀,总是爱胡乱篡改经典。”

郭燕吃撑着了,她放下筷子,笑道:“燕哥这是在创新。”

古丽燕道:“就是,只有创新才有发展。”

吕希燕不爽,道:“篡改经典怎么能叫创新呢,简直就是创伤。李老师,您说是吗?”

李老师逐一看看三个女孩,见任笔友只顾低头吃饭,便微微一笑,说道:“雪芹,对人文历史的篡改不是创新,是创伤,是胡来,是数典忘祖。不过就某一产品的篡改,只要改出来的新品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,那这就是变通,是创新,对这种行为,我们应该支持。”

罗老师也笑着说道:“有个成语叫殊途同归,意思你们都知道吧!就好比这锅包肉,所谓正宗派的东北一带是加蕃茄汁,味儿酸酸甜甜的,很适合东北人的口胃。笔友呢,只是在辅料上作了调整,用的是辣子酱,香辣味儿的,很适合四川人的口味。但这道菜的本质并没有变,主料都是猪肉,都挂糊下油锅,都叫锅包肉,都是美食,作用都是饱人胃,养人命,这就是创新。所谓的篡改,它是有特定对象的,比如对人文历史的篡改,把黑说成白,把恶说成善,简直是颠倒乾坤。”

“原子弹下无冤魂!”

任笔友放下筷子,揩揩嘴,道:“好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东西,要不然我们的腰板儿哪里站得直哦!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吧,我们的前辈英烈在那个艰苦岁月里能造出原子弹来,除了先辈们的努力外,这小小的猪肉也是作出过不小贡献的。”

“原子弹跟猪肉能有啥关系?”吕希燕不屑一笑,道,“你一天天尽干些无中生有的事,人家篡改还有底本可依,你呢,全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。”

任笔友嘿嘿一笑,说道:“前辈们研究原子弹那会,国际上被美苏孤立,国内逢三年自然灾害,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时期。有多困难知道吗?**周总理三个月都吃不上一回猪肉,人们都摘树叶剥树皮刨观音土充饥。就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,为了保证原子弹研究能顺利进行,**下令,周总理亲自为科学家们制定菜谱,其中最奢侈的就是每周让科学家们聚餐一次,吃红烧肉,而且管够。”

古丽燕道:“燕哥,红烧肉好吃吗?”

“简直太好吃了!”任笔友咂咂嘴,那模样就象是在品尝极品美食一般,简直诱杀一切凡俗之人,“挑一块红烧肉入口,唇齿轻合,瘦肉酥韧有致,干而不柴;肉皮滑嫩而粘糯,咬劲在似有似无之间;最后舌头一嘬,中间那一层夹一层早已走了油的肥肉一下子就溶解在口中,留下一股肉的香味在唇齿之间,久久不能散去。”

古丽燕都忍不住吞咽着口水,道:“红烧肉是用火烧的吗?”

吕希燕道:“红烧肉是油煎水炖而成的。”

郭燕说道:“我知道,**最爱吃红烧肉了!燕哥,红烧肉有什么典故没有?”

“吃红烧肉象征着今后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!这道菜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,当时是作为药食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,它适宜阴虚不足、头晕、贫血、老人燥咳无痰、大便干结,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。而且只有富贵者才能吃得起,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。”

罗老师说道:“笔友,苏东坡说过,黄州好猪肉,价钱如粪土,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怎么能说一般人家吃不起呢?”

“罗老师,那是在宋朝以后,宋朝以前,猪肉可是奢侈品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载观射父语:天子食太牢,牛羊豕三牲俱全,诸侯食牛,卿食羊,大夫食豕,士食鱼炙,庶人食菜。《尚书·洪范》述:“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说:“诸侯无故不杀牛,大夫无故不杀羊,士无故不杀犬豕,庶人无故不食珍。”

从历史记载来看,吃肉这种行为已经上升到“礼”的层面了。所谓的“礼”,实际上就是肉类产出少,所以用“礼制”赋予吃肉的“稀缺性”“神圣性”。若是猪羊满地走、牛马贱如土,何须以“礼”而“制”!

太史公也不会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称:“陆地牧马二百蹄,牛蹄角千,千足羊,泽中千足彘。”而且,大汉武帝最初的名字就叫刘彘,彘者,猪也。可见当时猪肉之珍贵!而且在楚汉争霸时,猪肉也彰显着存在感。《史记》:樊哙侧其盾以撞,卫士扑地,哙遂入。披帷西向立,目视项王……项王曰:“壮士!赐之卮酒。”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“赐之彘肩。”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而啖之。楚霸王大宴诸侯,猪肉能够登上正席,可见其在上流社会食谱中的地位!”

喜欢燕飞燕舞燕满天请大家收藏:()燕飞燕舞燕满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