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符太后(符琳)联合姐姐之后提前率军进入殿堂(二)

第194章 李谦赴死之赵匡胤差点掉脑袋(二)

内侍跪在冰凉的金砖上,额间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,洇湿了深蓝色的宫服衣襟。那只摔在地上的青瓷茶杯早已四分五裂,碧色的茶汤在金砖上漫开,像一汪凝固的血。符琳僵坐在铺着白狐裘的宫椅上,指尖死死掐着扶手边缘,雕花的紫檀木被她掐出几道深深的印子——五千精兵全军覆没,李谦死了,赵匡胤正率军往汴梁来。这三句话像三把淬了冰的刀,直直扎进她的心脏,让她连呼吸都带着疼。

殿外的铜壶滴漏“嘀嗒”作响,每一声都像在催命。符琳闭上眼,脑海里闪过姐姐符祥瑞在洛阳城楼上的模样——去年冬天她去洛阳见姐姐,符祥瑞站在城楼上眺望远方,鬓角已染了霜白,身上的铠甲沾着未化的雪,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。为了对抗赵匡胤,姐姐前前后后集结了近百万联军,从河东到淮南,从关陇到江淮,几乎调动了后周所有能动员的兵力,可即便如此,这近百万将士浴血奋战半年有余,还是没能打赢宋军,反倒折损了十几万精锐。上个月传来消息,说联军终于突破了宋军的陈州防线,一路势如破竹,差点就攻进汴梁外围,她当时还在宫里摆了宴,以为后周的转机终于来了,可谁能想到,转眼间联军就陷入了“围而不攻”的僵局,十几万援军困在城外三十里,进不得也退不得。

“太后……”内侍的声音带着颤音,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她一眼,“赵匡胤的军队离汴梁只剩五十里了,禁军统领刚才派人来问,要不要先关闭城门,调兵驻守城墙?”

符琳猛地睁开眼,眼底的慌乱早已被决绝取代。她深吸一口气,缓缓松开掐着扶手的手,掌心留下几道红痕。“关闭城门?”她冷笑一声,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,“现在关城门,只会让汴梁城里的人心慌,更会让城外那十几万联军寒心。赵匡胤要的就是我们自乱阵脚,我偏不如他意。”

她站起身,白狐裘的下摆扫过地上的瓷片,发出细碎的声响。走到殿中,符琳望着墙上悬挂的后周舆图,目光落在汴梁城中心的那处红点上——那是宋军的殿堂,也是整个汴梁的命脉所在。只要控制了殿堂,就能掌控禁军的调兵虎符,既能守住汴梁,也能派兵去解城外联军的困局。可单凭她手里的兵力,能做到吗?

符琳的指尖划过舆图上“洛阳”二字,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。姐姐符祥瑞在洛阳经营多年,手里握着三万精锐,若是能让姐姐率军来汴梁,一面支援城内防守,一面与城外联军呼应,定能拦住赵匡胤。可她转念一想,又忍不住心疼——姐姐这半年太累了,近百万联军的粮草调度、兵力部署,全靠她一人支撑,上次书信里还说自己咳疾加重,这次若再让她长途奔袭,怕是要拖垮身体。

“太后?”内侍见她半天没说话,又轻声唤了一句。

符琳闭了闭眼,将心底的心疼压下去。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,近百万联军还在城外苦等援军,后周的江山都要保不住了,她不能再让姐姐一个人扛着。“来人!”她提高声音,语气斩钉截铁,“传我的懿旨,立刻派人快马去洛阳,给符祥瑞太后带话!”

殿外的侍卫立刻进来,单膝跪地听令。符琳走到侍卫面前,一字一句地说:“你告诉符祥瑞太后,赵匡胤已率军逼近汴梁,五千伏兵已全军覆没,城外十几万联军还困在原地,情况危急。让她立刻整军备战,星夜兼程赶来汴梁支援——记住,若遇宋军阻拦,优先保住兵力,不必硬拼,我们需要的是援军,不是又一场无谓的牺牲。”

侍卫点头应下,刚要起身,符琳又补充道:“还有,你跟我姐姐说,近百万联军能撑到现在,她已经做得够好了,别再自责。这次不用急,我会在汴梁守住等着她,也会想办法给城外联军传信,让他们再撑几日。告诉她,我不想再看到她为了战事熬坏身体,更不想看到她受伤。”说到最后一句,她的声音忍不住软了下来,眼底也泛起了一层水光。

侍卫领命退去,殿内又恢复了寂静。符琳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,寒风瞬间灌了进来,吹得她的发丝乱飞。她望着远处城外联军的方向,隐约能看到天际线处的营帐轮廓——那是近百万将士用命守住的希望,她不能让这份希望毁在自己手里。姐姐赶来汴梁需要时间,她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先动手控制宋军殿堂,拿到调兵虎符,既能稳住城内局势,也能给城外联军争取喘息的机会。

“来人,传禁军副统领张威来见我。”符琳对着殿外喊道。张威是她父亲当年的旧部,跟着父亲打过不少硬仗,对后周忠心耿耿,手里握着三千禁军,是她现在唯一能信任的人。

不多时,张威便快步走进殿内,一身铠甲,身姿挺拔,只是铠甲的缝隙里还沾着些许尘土——昨夜他刚带着人去城外给联军送过粮草,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整。“末将张威,参见太后!”他单膝跪地,声音洪亮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燕云望: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:()燕云望: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符琳扶起他,开门见山地道:“张将军,赵匡胤已率军逼近汴梁,五十里之外,随时可能攻城;城外十几万联军还困在原地,近百万大军的补给线也快断了,情况比我们想的更危急。我有一事要托付你。”

张威挺直腰板,沉声道:“太后请讲,末将万死不辞!哪怕是再去城外送一次粮草,哪怕是带着这三千人去挡赵匡胤的大军,末将都绝无二话!”

“我要你率三千禁军,随我进入宋军殿堂。”符琳的目光坚定,“殿堂里有禁军的调兵虎符,还有文武百官的印信——拿到虎符,我们就能调动城内剩余的禁军,一面加固城墙防守,一面派人去给城外联军送补给、传消息;控制住百官,就能稳住汴梁的人心,不让赵匡胤的流言搅乱局势。这是我们现在唯一的机会。”

张威愣了一下,随即皱起眉头:“太后,宋军殿堂有五千守军,统领王庆更是赵匡胤的心腹,我们只有三千人,硬闯恐怕……而且城外还有近百万联军等着支援,若是我们在这里折损了兵力,后续怕是更难支撑。”

“我知道很难,也知道这三千人不能折损。”符琳打断他,从袖中取出一枚金色的令牌,递给张威——令牌上刻着“符氏”二字,边缘已被磨得光滑,是她父亲当年统领禁军时的信物,“这是我父亲当年的兵符,虽不能调动所有禁军,但能让殿堂外的部分守军犹豫。你先派人去殿堂附近埋伏,等我消息,我会以‘商议联军补给’为由,进入殿堂,届时你再率军冲进去,控制局面,尽量别伤人,我们要的是虎符和局势,不是更多的伤亡。”

她顿了顿,又道:“王庆虽是赵匡胤的人,但他的家人都在汴梁,他不敢轻易赌。只要我们控制了殿堂,再以他家人的安全要挟,他定会乖乖听话——我们要的是他配合调兵,不是要他的命,留着他,也能少些不必要的抵抗。”

张威接过兵符,紧紧握在手中,兵符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,让他想起了当年跟着老将军征战的日子。“末将领命!”他郑重地说,“太后放心,末将定会护您周全,也会保住这三千人,拿下宋军殿堂,为近百万联军、为后周守住这口气!”

符琳点了点头,转身走到妆台前,取下头上的金钗——那是姐姐当年送给她的及笄礼,她一直戴在身上。换上一身轻便的银色铠甲,铠甲的重量压在肩上,却让她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。她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铠甲,又拿起放在桌上的长剑,试了试重量,剑刃反光映在她眼底,映出几分决绝。“走吧,事不宜迟,我们现在就出发。”

张威跟着符琳走出殿外,三千禁军早已在宫门外列队等候,个个手持长枪,神情严肃,虽然脸上带着疲惫,但眼底没有丝毫退缩——他们都知道城外有近百万联军在苦等,也知道汴梁是后周最后的防线,没人想退,也没人能退。符琳走到队伍前,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,沉声道:“将士们,赵匡胤率军来犯,想要覆灭我后周江山;城外近百万联军还在等着我们支援,等着我们一起守住家国!今日,我们要去控制宋军殿堂,拿到调兵虎符,守住汴梁,也守住城外那近百万兄弟的希望!你们怕不怕?”

“不怕!”三千士兵齐声喊道,声音震耳欲聋,响彻云霄,连远处宫殿的飞檐都似被这声音震得微微颤动。

符琳满意地点了点头,翻身上马,手中的长剑指向宋军殿堂的方向:“出发!”

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宋军殿堂走去,街道两旁的百姓早已躲回了家里,紧闭门窗,只敢从门缝里偷偷张望——他们也听说了城外有近百万联军,也知道赵匡胤要来了,每个人都在盼着能守住汴梁,盼着能有一场转机。符琳骑在马上,看着空荡荡的街道,心里不禁有些酸涩。她想起小时候,父亲带着她和姐姐在这条街上游玩,那时的汴梁热闹非凡,百姓安居乐业,可如今,却因为战乱,变得如此冷清。她握紧了手中的剑,心里暗下决心:一定要守住这里,让近百万联军的牺牲不白费,让百姓能再过上安稳日子。

“太后,前面就是宋军殿堂了。”张威策马走到符琳身边,低声提醒道,目光警惕地扫过殿堂周围的守军——比平时多了近一倍,看来王庆也早有防备。

符琳抬头望去,只见不远处的宋军殿堂巍峨矗立,朱红色的大门紧闭,门口站着两队守军,手持长刀,神情警惕,铠甲上的铜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她深吸一口气,翻身下马,整理了一下铠甲,朝着大门走去。

“来者何人?竟敢擅闯宋军殿堂!”门口的守军统领上前一步,厉声喝问,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。

符琳亮出腰间的太后令牌,冷声道:“我是符琳太后,城外近百万联军的补给快断了,我来与王庆统领商议粮草调度的事,让他出来见我。耽误了联军的补给,这个责任,你担得起吗?”

守军统领愣了一下,显然没想到符琳会亲自来,更没想到她会提城外联军的事——近百万联军的补给是现在汴京最敏感的话题,没人敢轻易阻拦。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转身跑进了殿堂,去通报王庆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燕云望: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:()燕云望: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燕云望: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