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兵部风云

晨曦穿透兵部衙署的窗纸,在青砖地上投下细长的光斑。拓跋明月身着淡紫官袍,立在廊下看着往来穿梭的吏员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鱼袋 —— 那是西域安抚使的凭信,昨日刚由内侍省送来。

“公主倒是来得早。” 江令宜的团扇轻叩她的肩侧,湖蓝官袍上绣着的银丝暗纹在晨光中流转,“可知今日要议的西州屯田案?”

拓跋明月转身时,恰好撞见江令宜袖中滑落的文书。纸页上 “焉耆国粮道” 五个朱批小字,像烧红的烙铁烫进眼里。她垂眸敛去锋芒:“略知一二,西州与焉耆接壤,屯田得当可解边军粮草之忧。”

进了议事厅,荷花已端坐主位。紫檀公案上堆叠着西域舆图,她指尖点在龟兹国的位置,声音透过窗棂的风传过来:“龟兹王上月遣使称,愿以良马百匹换我朝农具。诸位以为可行?”

武将们的争论声浪几乎掀翻屋顶。有人说西域蛮夷反复无常,不可轻信;也有人主张以怀柔示之,方能稳固边疆。拓跋明月望着舆图上焉耆国的位置,那里正被一支朱笔圈出,旁注 “吐蕃眼线” 四字。

“安抚使有何高见?” 荷花的目光突然扫过来,带着审视的锐利。

拓跋明月上前一步,指尖落在焉耆与龟兹之间的戈壁:“龟兹与焉耆世代通婚,若许龟兹所求,当附加条件 —— 令其监视焉耆国动向。” 她顿了顿,补充道,“臣愿亲赴西州督办此事。”

议事厅骤然安静。江令宜的团扇停在唇边,眼底闪过一丝讶异。荷花却笑了,将案上的令牌推过来:“准奏。三日后出发,带三百轻骑。”

出衙时恰逢正午,日头晒得石板发烫。拓跋明月刚翻身上马,就见荷花的亲卫纵马而来,手中捧着一个锦盒。

“大司马说,西州风沙大,这个给你。” 亲卫打开盒子的瞬间,胡笳的清越声仿佛从记忆深处涌来 —— 那是她留在偏院的胡笳,此刻琴身上缠着新换的驼筋弦。

暮色漫进大司马府时,荷花正对着舆图出神。江令宜的团扇点在西州与吐蕃交界的雪山:“真要让她带三百人去?不怕她趁机联络旧部?”

“她若想走,昨日在兵部就不会献策。” 荷花蘸了朱砂,在焉耆国的位置画了个圈,“拓跋明月的软肋从不是西戎残部,是焉耆。” 她忽然想起今早内侍递来的密报,说偏院梅树下挖出了三封西戎旧部的联络信,字迹与拓跋明月案头的乐谱如出一辙。

三日后的城门口,朔风卷着黄沙拍打旌旗。拓跋明月勒住马缰,看着立于高台上的两人。荷花的银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,江令宜的湖蓝斗篷被风吹得猎猎作响,像振翅欲飞的蝶。

“此去西州,凡事三思。” 荷花的声音顺着风飘下来,带着不易察觉的暖意,“粮草补给已备妥,在玉门关等候。”

拓跋明月屈膝行礼,转身时瞥见江令宜抛来的锦囊。策马出关的瞬间打开,里面是半块雪豹玉佩 —— 与她贴身收藏的那半块正好契合。锦囊夹层里还藏着一张字条,字迹是江令宜特有的清隽:“吐蕃赞普之女在焉耆为质,见机行事。”

风沙渐大,遮断了回望的视线。拓跋明月将玉佩揣进怀中,胡笳在行囊里轻轻震颤,仿佛在应和着马蹄踏过戈壁的节拍。她知道,这场名为 “归顺” 的博弈,终于要在西州的土地上见真章了。

而此时的兵部衙署,荷花正将密信投入火盆。纸页蜷曲成灰烬的瞬间,江令宜的团扇挑起她散落的发丝:“就这么信她?”

“信与不信,总要试过才知。” 荷花望着窗外掠过的鸽影,那是送往西州暗卫的指令,“若她能平定西域,这安抚使的位置,便让她坐得稳些。”

火盆里的灰烬被风吹起,像极了西州戈壁的沙。江令宜看着案上那半块雪豹玉佩的拓片,忽然笑了 —— 当年在辽东死谷,从叛王怀中搜出的,可不就是这枚玉佩的另一半么。

喜欢用户90391439的新书:悟请大家收藏:()用户90391439的新书: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