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扶苏的小九九

帝国皇家学院工学院试验场内那如同灵魂出窍般的狂热与喧嚣,被扶苏远远地抛在了身后。他步履从容,踏着学院内平整的水泥路径,在龙卫沉默而严密的拱卫下,朝着咸阳宫的方向行去。冬日的寒风掠过光秃的树梢,发出呜呜的轻响,吹动他玄色的袍角,带来一丝凛冽的清醒。

扶苏的嘴角噙着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。他深知,今日抛出的“轨道”、“履带”乃至那惊世骇俗的“热气球”,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,掀起的巨浪足以让工学院那些精英大匠们彻夜难眠,乃至为之癫狂。这狂热的景象,正是他所乐见的。

然而,他期待的远不止于此。

“胥坤。”扶苏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。

“老奴在。”胥坤连忙趋步上前。

“传朕口谕给茅焦,”扶苏目光投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工学院楼群,语气深沉,“朕今日所言,皆为引玉之砖。工学大道,贵在‘创新’二字!非唯大匠锐意求索,工学院所有学子,无论尊卑,无论资历,凡有奇思妙想,无论其是否成熟可行,皆可直呈院长!工学院当设‘创新榜’,每月评鉴,最优者,朕亲授‘帝国巧匠’徽章,赐金帛,并允其入麒麟殿面陈构想!朕要的,不是只知埋头苦干、墨守图纸的工匠,朕要的是敢想敢干、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创新之才!将创新之魂,融入帝国工学之骨血!此乃帝国未来科技跃迁之根本,非朕一人拔苗助长可成!”

胥坤心头剧震,连忙躬身应道:“老奴谨记,一字不漏,定当传达!”

扶苏微微颔首。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他今日点拨的是具体的器物,但真正想点亮的,是那颗敢于质疑、勇于探索、永不停歇的创新之心。只有让这股风气从工学院蔓延至整个帝国,让创新成为本能,大秦的科技巨轮才能真正拥有不竭的动力,驶向那未知的星辰大海,而非仅仅依靠他这位穿越者的“先知”。

回到咸阳宫,麒麟殿内灯火通明,暖意融融的炭盆驱散了冬夜的寒气。扶苏屏退左右,只留下两名值守的内侍远远侍立。他并未立刻处理案几上堆积的奏章,而是缓步走到巨大的殿门前,推开了那厚重的门扉。

一股清冽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,瞬间涌入殿内。扶苏负手而立,玄衣在风中微动,深邃的目光投向殿外。夜色如墨,唯有宫灯的光芒在飘飞的雪花中晕染开一片片朦胧的光晕。整个咸阳宫银装素裹,寂静而庄严。

这是他在大秦度过的第二个冬天。

殿外飞雪,殿内温暖如春,扶苏的心境却在这冰与火的交织中异常澄澈。短短两年!仅仅两年时光!

回想初临此世,面对的是何等局面?始皇帝骤然驾崩的余波未平,六国暗流汹涌,朝堂内外掣肘重重,百废待兴,国库空虚,军制落后,民生凋敝……那是一个看似庞大却内里虚弱、危机四伏的帝国。

而如今呢?

政治上,三省六部制高效运转,李斯、陈平、冯去疾各司其职,如同精密的齿轮,将庞大的帝国行政机器驱动得有条不紊。郡县制在新政下焕发生机,层层负责,政令通达。科举选拔的能臣干吏,任职在帝国的各个部门,更有萧何、曹参、张良等人作为未来的储备。昔日的关陇旧贵、六国遗族,要么在泰山神迹与雷霆手段下化为飞灰,要么彻底融入新秩序,再无半分波澜。

军事上,五大军区改制如火如荼,新式火器燧发枪、飞雷神炮的轰鸣,已在陇西野狼谷向天下宣告了帝国新军的无敌锋芒!章邯坐镇西陲,项羽以中将军衔出任白虎军区总参谋长,火器营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。蒙恬坐镇兵部,统筹全局,依托边防工事的防御和轮换练兵策略,让帝国在积蓄力量的同时,边疆稳如磐石。更有兵仙韩信在总参辅佐。百万新军虽尚未满员,但骨架已成,锋芒初露!

经济上,桑弘羊执掌的皇家商号如同一条盘踞九州的巨龙,其触角深入盐铁、布帛、粮油、车船乃至新兴的“皇家制造”工坊出产的各种新奇商品。水泥驰道贯通南北东西,商旅络绎不绝,货物流通速度远超从前。帝国的钱粮从未如此充盈,户部的库房里,铜钱堆积如山,粮仓粟米满溢。新政减赋、鼓励开荒、兴修水利,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,虽离富足尚有距离,但至少再无易子而食的惨剧,脸上也多了一丝希望。

科技上,帝国皇家学院如同冉冉升起的旭日!工学院内蒸汽机的轰鸣、燧发枪的精密结构、飞雷神炮的狰狞炮管,以及今日那“轨道”、“履带”和“热气球”的惊世构想,无不昭示着帝国正在挣脱时代的桎梏,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钢铁纪元狂奔!化学院、农学院、医学院……各分院人才济济,不断产出着改变帝国根基的成果。水泥的广泛应用,钢铁产量的飙升,新式农具的推广,良种的培育,医疗防疫体系的初步建立……科技的力量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大秦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子民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朕的大秦!万邦臣服!请大家收藏:()朕的大秦!万邦臣服!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