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,教学继续。
端木鸿神色平静,对仍沉浸在昨日胜利喜悦中的吕秀才道:“今日之对手,乃南街菜市口,卖菜三十年的刘大娘。”
“辩题,由她出。”
吕秀才一听是卖菜大娘,心里稍稍松了口气,觉得应该比老乞丐好对付。
端木鸿仿佛看穿他的心思,淡淡道:“莫要轻敌。市井之中,藏龙卧虎。能在那般环境中生存几十年者,皆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言语机锋。”
他随即又传授了几招针对“市井辩驳”的技巧,如如何用生活化的比喻化解对方攻势,如何抓住对方言语中的自相矛盾之处等。
最后,他郑重道:“轻侯,今日是最后一次提前告知你对手信息。从明日起,你将不知对手为谁,不知辩题为何。”
“辩场如战场,瞬息万变,岂能事事预知?需得练就随机应变、见招拆招的本事!”
吕秀才闻言,心中一凛,那点飘飘然立刻消散,肃然应道:“是!弟子明白!” 心中却更是涌起一股挑战的兴奋!
傍晚,辩台之下,依旧人头攒动,甚至比昨日更多!许多都是昨日听了传闻,特意赶来瞧新鲜的。
卖菜的刘大娘挎着个菜篮子,风风火火地上了台,嗓门洪亮,带着一股市井的泼辣和精明:“吕秀才是吧?俺是个粗人,不懂你们读书人那些弯弯绕!俺就问一句实在的——俺们小贩做买卖,偶尔缺个一斤半两的秤头,算不算俺们的‘生存智慧’?这世道这么难,不这样咋活?”
这辩题一出,台下顿时一片哗然!
这题太刁钻了,直接戳到了很多百姓的痛处和日常体验,不少人暗自点头,觉得大娘说得在理,生活不易。
吕秀才深吸一口气,昨日师父的教诲和“三问法”瞬间在脑中清晰起来。
他稳住心神,上前一步,朗声道:
“大娘此言,恕晚辈不敢苟同!”
“缺斤短两,真的能让您长久生存下去吗?今日您缺我一两,明日我必去别家买。长此以往,失了信誉,丢了主顾,岂不是自断生路?何来‘智慧’可言?”
“凭什么您‘生存不易’,就能理直气壮地损害顾客的利益?若人人都以此为由行欺诈之事,这市集还有何诚信可言?社会岂不乱了套?”
“即便您靠此道多赚了几文钱,那又怎样?能富甲一方吗?能心安理得吗?若被官府查处,罚没摊档,岂不是因小失大?”
他逻辑清晰,句句在理,更是站在了“诚信”和“顾客”的制高点上。
刘大娘被问得有些哑口无言,但仍强辩道:“你…你个小娃娃懂什么!站着说话不腰疼!”
吕秀才见状,立刻语气放缓:
“大娘,晚辈理解您谋生艰辛。”
“但正因谋生不易,才更应珍惜信誉,薄利多销,以诚待人,方能做得长久。您看那东街诚信卖鱼的张老汉,从不短秤,生意是不是比谁都红火?”
“可见,‘缺斤短两’绝非‘生存智慧’,而是‘自毁长城’的短视之举!真正的智慧,应是诚信经营,童叟无欺!”
“好,说得好!”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!尤其是那些经常买菜的大妈大婶们,更是感同身受,鼓掌鼓得格外起劲!
刘大娘张了张嘴,最终叹了口气,服气道:“哎,秀才公,你说得在理!是俺想岔了!”
她也是个爽快人,当场表示:“以后俺刘大娘的摊子,绝不短秤!而且…”她眼珠一转,精明地补充道:“凡是今天来看热闹的,以后来俺摊子买菜,俺都…都多送一把小葱!算是谢谢秀才公给俺提了个醒!”
“哗——” 台下瞬间沸腾了!
还有这好事?看热闹还能得实惠?!
众人对吕秀才的敬佩之情顿时又上了一个台阶,纷纷称赞:
“吕秀才厉害啊!吵个架还能帮咱们省钱!”
“以后有啥不平事,就找吕秀才跟他辩!”
“秀才吵架,百姓得利!哈哈哈!”
虽然输了辩论,但刘大娘一点也不沮丧,反而乐呵呵的。她心里明镜似的:经过这么一闹,她“买菜送葱”的名声打出去了,以后来找她买菜的人只会更多,这点小葱的成本,比起未来的生意,简直太划算了!这波广告,打得值!
吕秀才再次站在掌声中,感受着来自普通百姓的、最质朴的认可和赞扬,心中的成就感和自信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!
这条“辩经”之路,他走得越来越踏实,也越来越期待明天的未知挑战!
第三日傍晚,同福客栈大堂。
气氛比前两日更加热烈。经过两日的发酵,“吕秀才公开辩经”已成为七侠镇最炙手可热的“节目”。台下人头攒动,不仅有寻常百姓,甚至还有一些穿着体面的乡绅、读书人,以及几位看似低调却目光锐利的便衣官差。
吕秀才站在辩台一侧,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着有些加速的心跳。今日,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“开盲盒”——不知对手,不知辩题。这种未知感,既让他紧张,又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综影视:助您梦想成真请大家收藏:()综影视:助您梦想成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