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:铁牛蹈海初扬威,凤阳惊变龙蛇走
第三十章:
山东、河南“皇田”
的丰收捷报,如同金色的暖风,暂时吹散了新朝初立的阴霾。
金灿灿的玉米堆满谷仓,“祥瑞肥”
(液氨)的神效被口口相传,百姓脸上的疑虑逐渐被丰收的喜悦取代。
朱寿脑中积分跳至【75100】,距离解锁下一个关键科技包(如“基础化工包”
或“无线电基础”
)更近一步。
然而,刘伯温的密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提醒着朱寿:阳光之下,暗流汹涌。
那些污名化化肥、煽动毁田的流言,绝非愚昧无知那么简单。
“查!
给朕彻查!”
朱寿在西山行宫的“御书房”
(原工坊图纸室)内,对着毛骧和刘伯温沉声道,“朕倒要看看,是谁的爪子,敢伸向朕的粮仓!
是囤粮待沽的蠹虫?还是贼心不死的余孽?”
毛骧领命,锦衣卫的暗探如同无形的蛛网,悄然撒向山东、河南的田间地头与繁华市井。
刘伯温则坐镇中枢,梳理着各地呈报的蛛丝马迹,试图找出流言的源头与传播的节点。
与此同时,朱寿的目光并未被眼前的粮食问题完全束缚。
系统的“小型样品工厂”
日复一日地产出着珍贵的液氨,但这杯水车薪的产量,对于广袤的国土而言,无疑是捉襟见肘。
大规模合成氨工业的建设,需要更完整的化工体系支撑,这绝非一日之功。
积分,仍是关键。
他踱步到工坊新建的船坞区。
这里,一项寄托着未来希望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——大明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柴油混合动力近海舰船,代号“铁牛舰”
(王老六的命名被朱寿无奈采纳)!
舰体采用部分样品工厂产出的特种钢材(少量)加固关键部位,核心动力是一台改进型单缸柴油机(驱动螺旋桨)和一台辅助蒸汽锅炉(提供额外动力和船上用汽)。
设计目标是:载重百吨,航速远超帆船,可近海巡逻、护航、运输。
“陛下!
您看这‘铁牛心’(柴油机),多带劲!”
王老六顶着被电焊火花燎焦的头发,指着正在吊装的巨大机器,唾沫横飞,“还有这‘铁牛角’(撞角),包了您给的那点‘神铁’(特种钢),撞小船跟玩似的!
就是……”
他搓着手,有些不好意思,“就是这‘铁牛放屁’(排气管)动静有点大,上次试车,把码头看热闹的李老头家鸭子吓飞了三只,到现在还没找回来……”
朱寿看着那粗犷、布满铆钉、散发着机油味的钢铁造物,再想想王老六描述的“吓飞鸭子”
事件,嘴角微抽。
这开局,确实够“硬核”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