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信息化建设不能搞‘重技术、轻实用’,更不能搞‘城市优先、农村滞后’,要让基层用得上、用得好,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。”李泽岚语气坚定,当场提出三点要求,“第一,立即协调通信管理部门,三个月内完成偏远乡镇和行政村的网络信号全覆盖,升级通信基站,确保数据传输稳定;第二,简化平台操作界面,增设‘基层快速入口’,一键调取病历查询、远程会诊、随访记录等核心功能,删除冗余模块;第三,组建专业培训团队,下沉基层开展手把手教学,分批次对基层医生和村医进行培训,确保每位医生都能熟练操作,培训考核不合格的,暂停执业资格,直至培训合格。”
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当场表态:“李副司长,您放心,我们立即落实。明天就联合省通信管理局、三大运营商,制定偏远地区网络信号覆盖方案,倒排工期;培训团队三天内组建到位,下周一开始赴山区开展培训;平台优化工作也立即启动,一周内完成‘基层快速入口’的研发上线。”
离开信息中心,李泽岚一行没有休息,直接驱车前往杭州市淳安县。这里山多地广,下辖23个乡镇卫生院、186家村卫生室,半数村卫生室位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,是检验信息化建设实用性的关键场景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,抵达淳安县枫树岭镇卫生院时,已是傍晚时分。卫生院的院子里,几位村民正围着医生抱怨,看到李泽岚一行,纷纷围了上来。
“领导,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!我去县城医院做了CT,回来在镇上卫生院看病,医生说调不到报告,让我再做一次,这不是花冤枉钱吗?”一位中年村民激动地说。
“是啊,我妈有高血压,医生说要定期随访,可村医每次来随访,都只是量量血压,说数据要回城后才能录入,有时候过了半个月,药都快吃完了,调整用药的通知还没下来。”另一位村民补充道。
李泽岚耐心倾听村民的诉求,随后走进卫生院的诊疗室。院长胡敏正对着电脑发愁,看到李泽岚,连忙上前汇报:“李副司长,您来了。我们去年就接入了市级医疗信息平台,但问题确实很多。村里老人大多不会用智能手机,健康数据没法及时上传;医生下乡随访时,山区没信号,记录的病情信息得回城后才能录入,经常错过最佳干预时机;而且平台功能太复杂,我们平时接诊忙,没太多时间钻研,有时候想调取上级医院的检查报告,找半天都找不到入口,只能让患者重新检查,村民意见很大。”
李泽岚走到电脑前,亲自操作了一遍平台系统,发现确实存在界面繁琐、操作复杂的问题,仅病历查询就需要点击五个步骤才能找到。“这样的系统,别说基层医生,就是市级医院的医生操作起来都费劲。”他皱着眉头说,“平台优化一定要立足基层实际,多听基层医生的意见,让操作更简单、更便捷。另外,针对山区信号不好的问题,除了升级通信基站,还要为基层医生配备便携式离线终端,随访时可以离线记录数据,回到有信号的地方后自动同步到平台,确保数据不遗漏、不延迟。”
胡敏闻言,脸上露出了希望:“要是能配备离线终端,再简化一下系统操作,我们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,村民也不用再花冤枉钱做重复检查了。”
“这些措施都会尽快落实,你们再坚持一下。”李泽岚安慰道,随后又详细询问了卫生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其他困难,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,承诺会协调相关部门逐一解决。
离开淳安县时,已是深夜。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,李泽岚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心中暗暗下定决心:一定要让信息化建设真正扎根基层,打破医疗资源的空间壁垒,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质、便捷的医疗服务。
第二天一早,李泽岚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个试点省份——湖北。相较于浙江的全域互联,湖北的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正卡在“城乡衔接”的节点上。经过半天的飞行,抵达武汉后,他们直接驱车前往孝感市云梦县——这里是湖北城乡医疗差距的典型代表,县城医院已实现数字化管理,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仍沿用老式系统,数据无法互通,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。
走进云梦县人民医院,现代化的诊疗设备、数字化的诊疗流程让人眼前一亮。院长王强介绍道:“我们医院三年前就完成了数字化升级,建成了电子病历系统、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,诊疗效率提升了40%。但问题是,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太老旧,还在使用十年前的老式系统,与我们的系统不兼容,数据无法互通,患者从乡镇转诊到县城,还是要重新挂号、重新做全套检查,既浪费时间,又加重了患者负担。”
随后,李泽岚一行前往云梦县伍洛镇卫生院。与县城医院的现代化形成鲜明对比,这里的诊疗设备陈旧,诊疗室里的电脑还是老式的CRT显示器,系统界面简陋,只能记录简单的患者信息和诊疗记录。院长刘军面露难色:“李副司长,我们也想接入上级医院的信息平台,实现数据互通,可卫生院的设备太老旧,服务器根本承载不了新系统,更换设备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。县里财政紧张,每年的医疗经费仅够维持基本运营,根本拿不出钱更换设备,信息化建设只能搁置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:()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“我们也想帮基层更换设备,但县里财政确实困难,去年的教育、水利项目已经占用了大部分资金,医疗方面的投入实在有限。”云梦县卫健局局长补充道,语气中满是无奈。
李泽岚召集省、县两级卫健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人,在伍洛镇卫生院召开现场办公会。“信息化建设是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支撑,不能让基层因为资金问题掉队,更不能让城乡数据壁垒影响群众看病就医。”李泽岚语气坚定,“资金问题由省、县、中央三级共同承担:省里从医改专项基金中划拨一部分,县里从年度财政预算中配套,中央给予适当补贴,三个月内完成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换和系统升级。同时,明确由医共体牵头医院负责区域信息平台的维护和技术支持,费用从医保基金结余中列支,减轻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。另外,建立设备更新长效机制,每五年对基层医疗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和更新,确保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。”
湖北省财政厅负责人当场回应:“李副司长,您放心,我们立即调整资金用途,下周内就将省级补贴资金拨付到位,同时督促县里尽快落实配套资金,确保设备采购和系统升级工作顺利推进。”
解决完云梦县的资金难题,李泽岚一行又前往湖北其他几个县市区,实地查看信息化建设情况,针对发现的问题,逐一提出整改要求,明确整改时限。离开湖北时,李泽岚反复叮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:“一定要坚持‘城乡协同、均衡发展’的原则,不能只注重县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,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基层,确保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能接入信息平台,实现数据互通,让城乡群众享受到均等化的医疗服务。”
第三站,李泽岚一行抵达陕西西安,重点考察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落地情况。陕西地处黄土高原,地形复杂,偏远地区多,医疗资源匮乏,远程医疗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。但调研发现,当地的医共体虽大多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,但使用率极低,部分地区一季度仅开展远程会诊32次,远未达到预期效果。
在延安市吴起县,李泽岚一行走进白豹镇卫生院。这里的远程会诊室宽敞明亮,配备了高清摄像头、显示器和专业的诊疗设备,但角落里布满了灰尘,显然很久没有使用过。院长张小梅面露愧疚:“李副司长,实在对不起,我们辜负了上级的期望。不是我们不想用远程会诊平台,是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我们接诊的大多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,这些患者需要现场查体、调整用药,远程会诊只能看报告,没法直观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,给出的建议也不具备针对性;而且专家回复不及时,有时候我们提交会诊请求,两三天才得到回应,患者早就转到上级医院了,平台也就成了摆设。”
李泽岚查看了会诊记录,发现大多是简单的病情咨询,缺乏具体的诊疗指导和用药调整建议,部分会诊记录甚至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虚构的。“远程医疗不能只停留在‘看报告、给建议’的层面,更不能成为应付考核的摆设,要打造‘远程门诊 现场实操’的模式,真正发挥作用。”他提出具体解决方案,“第一,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的慢性病专家,每周固定时间坐诊远程门诊,实时解答基层医生的疑问,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疗指导;第二,每月安排专家下沉一次,结合远程会诊案例,开展现场带教,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;第三,建立会诊响应机制,普通会诊2小时内回复,紧急会诊30分钟内回复,对未按时回复的专家,进行通报批评,并与职称晋升挂钩;第四,扩大远程医疗的覆盖范围,除了远程会诊,还要开展远程影像诊断、远程心电诊断、远程教学等服务,让基层医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技术支持。”
延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当场表态:“我们立即落实您的要求,明天就组织牵头医院的专家,制定远程门诊排班表,下周一开始试运行;同时建立会诊响应考核机制,加强对专家的管理,确保会诊响应及时、指导有效;另外,我们会尽快扩大远程医疗的覆盖范围,让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受益。”
在吴起县的调研中,李泽岚还发现,当地的慢性病患者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,交通不便,很少到卫生院复查,规范管理率不足40%。“慢性病防控与信息化建设要深度融合,不能脱节。”李泽岚强调,“要利用信息化平台,为每位慢性病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,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平台实时跟踪患者的用药情况、病情变化,定期开展线上随访;对偏远地区的患者,要开展上门随访,利用便携式设备采集健康数据,实时上传到平台,实现全流程规范管理。”
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,慢性病联防联控工作也同步展开。李泽岚组织专家制定的《县域医共体慢性病规范管理指南》初稿完成后,他带领慢病防控组,直奔山西万荣县试点推行。万荣县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示范地区,基层医疗条件相对较好,群众对医改政策的认可度也较高,是推行慢性病规范管理的理想试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:()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