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“就怕你不敢来!”(下)——风起青萍

当钮钴禄·鄂硕带着一身狼狈和满腔羞愤,仓皇逃离西安城时,他并不知道,自己此行最大的“成果”,并非那卷被撕碎的国书,而是亲手点燃了一簇必将燎原的星火。

西安帅府内的那场风暴,岂是区区城墙能够封锁?

风起于青萍之末。

先是督政府内部的小吏在酒肆中“无意”透露,接着是那日值守帅府的亲卫在与同袍吹嘘时“说漏了嘴”。消息如同长了翅膀,带着令人血脉贲张的细节,在市井街坊间飞速流窜。

“嘿!你们是没看见!那鞑子使者刚开始多嚣张,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了!结果咱沈大帅一拍桌子——‘孤就怕你不敢来!’我的老天,那声音,震得房梁都掉灰!”一个茶博士唾沫横飞,比划着,仿佛亲身经历。

酒馆里,一个满脸通红的汉子猛地灌下一碗浊酒,重重将碗顿在桌上,吼道:“大帅骂得好!什么八旗铁骑,就是一群土鸡瓦狗!让他们洗干净脖子等着!犁庭扫穴!听听,多提气!”

街角,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聚在一起,激动得脸色发红。其中一人压低声音,却难掩兴奋:“沈公此言,掷地有声!‘明朝的奴才’……此言可谓诛心之论!直斥其僭越本质!看来这西北之地,或真存续华夏正道之希望!”

军营中,消息更是如同在干柴堆里投下了火把。底层士卒们或许不懂太多大道理,但他们听得懂“不怕你来”,听得懂“犁庭扫穴”。一种混杂着骄傲、愤怒和强烈求战**的情绪在队伍中弥漫。训练时,口号喊得更加山响,刺刀捅得更加凶狠,仿佛面前的草人就是那不可一世的八旗兵。

这股激昂的民意,这股同仇敌忾的气势,沈正阳清晰地感受到了。但他更知道,仅凭一腔热血,挡不住真正的钢铁洪流。

浪成于微澜之间。

就在市井沸腾的同时,督政府这台战争机器,已经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全速运转起来。

沈正阳签发的第一道手令,并非调兵遣将,而是发给“格物院”和各大军工坊:“即日起,火药产量提升五成,定装弹丸、炮弹日夜赶工,匠人薪饷加倍。新式燧发枪生产线,给我再开两条!”

他又看向曾大牛:“大牛,你亲赴榆林,整饬防务。将所有库存的水泥(注:此时应为类似水泥的原始材料)全部用上,加固城墙,增筑棱堡、炮台。我要榆林成为一根钉子,一根能硌碎清军满口牙的铁钉!”

“末将领命!”曾大牛抱拳,声如洪钟。

“大山,”沈正阳转向袁大山,“你负责统筹粮草军械转运。征调所有可用骡马大车,设立沿途补给点。此战,后勤关乎生死,绝不能有失!”

“主公放心!就算肩挑手扛,也绝不让前线弟兄饿肚子、缺弹药用!”袁大山郑重承诺。

“刘虎,”沈正阳最后看向骑兵统领,“你部轻骑,全部撒出去!以‘队’为单位,向北、向东渗透,严密监视河套、山西方向任何风吹草动。我要知道清军主力何时动,从何处来,兵力多少!记住,你们的任务是眼睛和耳朵,非不得已,不得接战!”

“明白!定让鞑子无所遁形!”刘虎眼中精光一闪。

一道道命令如同脉络中的血液,从西安这个心脏泵向四方。整个陕甘大地,仿佛一个被惊醒的巨人,开始舒展筋骨,磨砺爪牙。农夫们在民兵队长的组织下,进行着简单的队列和长矛操练;工匠们在炉火旁挥汗如雨,叮当之声彻夜不息;通往北方的官道上,满载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,尘土飞扬。
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
而在遥远的盛京,这场由沈正阳掀起的风暴,正以另一种方式,酝酿着更大的雷霆。

皇宫深处,皇太极看着跪在下方,脸色灰败、声音颤抖的钮钴禄·鄂硕,听完他添油加醋却又难掩事实的汇报,这位雄主的脸上一片冰封般的平静。

他没有立刻发怒,只是缓缓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,目光幽深,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,落在了那片陌生的西北土地上。

“沈……正……阳……”他轻声咀嚼着这个名字,语气听不出喜怒。

良久,他微微抬手,止住了旁边几位贝勒怒不可遏的请战之声。

“传朕旨意,”皇太极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,“召阿济格、多尔衮、豪格……议政王大臣,即刻入宫。”

他站起身,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,目光精准地落在了“榆林”二字之上。

“明朝,已不足为虑。”他像是在自言自语,又像是在宣告一个时代的更迭,“而这西边的‘朋友’,倒是给了朕一个不小的……惊喜。”

他的嘴角,勾起一丝冰冷而残酷的弧度。

“既然他求战心切,那朕,便成全他。”

殿内烛火摇曳,将皇太极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,如同蓄势待发的猛兽。

西安与盛京,两颗代表着不同意志、不同道路的棋子,终于被一只无形的大手,推向了棋盘上注定要碰撞的位置。沈正阳掷地有声的宣言,已化作战鼓,擂响了命运的对决。天下人的目光,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西北。那片曾经被视为边陲苦寒之地,此刻,却仿佛承载了整个华夏未来的重量。

风,已起于青萍之末。席卷天下的惊涛骇浪,还会远吗?

喜欢开局明末建基业请大家收藏:()开局明末建基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