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5章 年9月10日

小敏抱着孩子坐了一会儿,又说了几句家常才走。陈慧收拾了一下沙发,看了看时间,快下午两点了。她拿出针线筐,里面放着一件没织完的毛衣,是给儿子织的,国庆他回来就能穿。她坐在阳台的椅子上,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,手里的毛线针飞快地动着,橘黄色的毛线在她手里慢慢变成了衣袖。织了一会儿,眼睛有点酸,她放下针线,走到窗边看楼下的风景。老王头的修鞋摊还在,旁边围了两个老人在聊天,张婶的早点摊已经收了,换成了一个卖水果的小摊,红彤彤的苹果堆得像小山。

正看着,手机又响了,是同学群里的消息,有人发了张老照片,是高中时候的毕业照。陈慧点开看了看,照片有点模糊,里面的人都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,青涩得很。她找到了自己,扎着马尾辫,戴着眼镜,笑得有点腼腆。还有班长,那时候总是爱穿一件白色的衬衫,说话掷地有声。现在班长在外地开公司,听说生意做得挺大,上次同学聚会都没回来。陈慧看着照片,心里有点感慨,一晃都快三十年了,好多同学都好久没见了。

下午四点多,陈慧去小区门口的小卖部买酱油。小卖部的老板是李姐,和陈慧差不多大,为人特别热心。“慧啊,买酱油啊?要生抽还是老抽?”李姐从货架上拿下两瓶酱油,“生抽炒菜鲜,老抽上色好。”“要生抽,炒青菜用。”陈慧接过酱油,付了钱。“对了,慧,你知道吗?咱们小区要装电梯了,昨天物业来统计了。”李姐压低声音说,“我家在六楼,可算盼着这一天了,以后上下楼就方便了。”“真的?那太好了,我妈要是来住,也不用爬楼梯了。”陈慧高兴地说。“可不是嘛,咱们这老小区,老人多,装电梯真是件大好事。”李姐笑着说,又给陈慧抓了一把瓜子,“刚炒的,你尝尝。”

回到家,陈慧把酱油放进厨房,然后拿着瓜子坐在阳台嗑。阳光渐渐西斜,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。楼下传来孩子们的笑声,是放学回来了,背着书包,蹦蹦跳跳的。陈慧看着他们,想起了儿子小时候,也是这样,每天放学都要在楼下玩一会儿才肯回家,每次都弄得一身泥。那时候她总觉得累,要上班,要照顾孩子,还要做家务,有时候难免会烦躁。现在儿子长大了,去外地读大学了,家里一下子安静了,她反而有点怀念那些忙碌的日子。

晚饭陈慧做得简单,热了中午的豆腐汤,炒了个番茄炒蛋。吃晚饭时,她给儿子发了条微信:“国庆回来想吃什么?妈提前准备。”没过多久,儿子就回了:“妈,我想吃您做的红烧肉、糖醋排骨,还有张婶的糖糕。对了,我还想和老王爷爷下棋,他上次说要教我几招。”陈慧看着微信,忍不住笑了,回复道:“都给你准备好,老王爷爷肯定等着和你下棋呢。”

晚上洗完澡,陈慧坐在书桌前看了会儿书,是一本散文集,里面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,很接地气。看了一会儿,眼睛有点累,她就关了灯,躺在床上。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,洒在地板上,像一条银色的带子。她想起了白天的事,张婶的油条,老王头的修鞋摊,小敏的孩子,李姐的瓜子,还有母亲的电话,儿子的微信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,凑在一起,却让她觉得心里满满的,很踏实。

第二天早上,陈慧起得比平时早,因为要去医院给母亲拿药。她先去张婶那里买了早点,然后坐公交车去医院。医院里人很多,挂号、排队、拿药,折腾了一个多小时。拿着药出来,已经快十点了,她给母亲打了个电话,说药已经拿了,周末一起带回去。母亲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,让她路上小心,别累着。

从医院出来,陈慧没直接回家,而是去了附近的公园。公园里很热闹,有打太极的,有跳广场舞的,还有带着孩子散步的。她找了个长椅坐下,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很平静。一个老太太推着轮椅走过来,轮椅上坐着一个老爷子,看样子是老两口。老太太停下来,给老爷子擦了擦嘴角的口水,又整理了一下他的衣服,动作很轻柔。老爷子虽然说不出话,但眼睛一直看着老太太,里面满是温柔。陈慧看着他们,想起了自己的父母,虽然平时总爱拌嘴,但心里都装着对方。

坐了一会儿,陈慧起身往回走。路过一家花店,里面的菊花开得正艳,黄的、白的、紫的,很漂亮。她进去买了一束黄菊,打算送给母亲。店主是个小姑娘,很会说话:“阿姨,您眼光真好,这黄菊象征着健康长寿,送给长辈最合适了。”陈慧笑着付了钱,抱着花往公交车站走。

回到小区,正好碰到老王头收摊。“慧妹子,从哪儿回来啊?还买了花。”老王头问。“去医院给我妈拿药,顺便买了束花,周末回去看她。”陈慧说。“你真是个孝顺闺女,你妈有你这样的女儿,真是福气。”老王头感慨道,“我那闺女在国外,一年就回来一次,想她了也只能打打电话。”陈慧听了,心里有点酸:“王师傅,您要是想闺女了,就给她打视频电话,能看见人,也能说说话。”“唉,老了,学不会那些新鲜玩意儿。”老王头叹了口气。“没事,我教您,很简单的。”陈慧说,“明天我过来教您。”老王头眼睛一亮:“真的?那太谢谢你了,慧妹子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它的平和请大家收藏:()它的平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回到家,陈慧把花插进花瓶里,放在客厅的桌子上。黄色的菊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,整个客厅都亮堂了不少。她喝了口水,然后开始打扫卫生。擦桌子、拖地、整理房间,忙了一个多小时,家里变得干干净净的。看着整洁的家,她心里很舒服。

下午,陈慧如约去了老王头的修鞋摊,教他用微信打视频电话。老王头学得很认真,虽然一开始总出错,但很快就掌握了要领。“太好了,以后就能看见我闺女了。”老王头高兴得像个孩子,非要给陈慧修鞋,说什么也不收钱。陈慧拗不过他,只好把自己的一双旧皮鞋递给他。

晚上,李姐来敲门,给陈慧送了一碗饺子:“慧啊,我包了点韭菜鸡蛋馅的饺子,你尝尝。对了,电梯的事定下来了,下周就开始施工。”“真快啊,太好了。”陈慧接过饺子,心里暖暖的。“可不是嘛,以后咱们上下楼就方便多了。”李姐坐了一会儿,聊了聊家常才走。

陈慧把饺子倒进锅里煮了煮,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,咬一口,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。她一边吃饺子,一边想着周末去看母亲的事,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
周末很快就到了。陈慧一大早就起来了,收拾好东西,买了母亲爱吃的芝麻糕和父亲爱喝的绿茶,还有那束黄菊。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,终于到了父母家。母亲早就站在门口等她了,看见她回来,赶紧迎了上来:“可算回来了,快进来,外面冷。”父亲也从屋里走出来,脸上带着笑:“回来了就好,回来了就好。”

陈慧把东西放下,把花递给母亲:“妈,给您买的菊花,开得正艳。”母亲接过花,高兴得合不拢嘴:“真好看,我这就找个花瓶插上。”

中午,陈慧给母亲包了荠菜馅的馄饨。母亲坐在旁边看着她包,一边看一边说:“还是你包的馄饨好看,皮薄馅大。”陈慧笑着说:“您要是爱吃,我下次多包点,冻在冰箱里,您想吃的时候就煮点。”父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时不时回头看看她们,脸上满是欣慰。

下午,陈慧陪着母亲聊天,给她讲小区里的事,说要装电梯了,说老王头学会打视频电话了,说张婶的油条还是那么好吃。母亲听得很认真,时不时插两句嘴,问问这个问问那个。父亲则在旁边摆弄陈慧给他买的绿茶,研究怎么泡才好喝。

傍晚,陈慧要回去了,母亲把她送到门口,塞给她一袋子苹果:“这是你爸昨天买的,很甜,你带回去吃。”“妈,我这儿有,您留着自己吃吧。”陈慧推辞道。“让你带你就带,这是我和你爸的心意。”母亲坚持着。陈慧只好收下,眼眶有点红:“妈,您和爸要照顾好自己,有事就给我打电话。”“知道了,你路上小心点。”母亲挥着手,看着她走远。

坐公交车回去的路上,陈慧看着窗外的风景,心里很平静。她想起了母亲的笑容,父亲的叮嘱,想起了小区里的邻居们,想起了那些平常的小事。她突然明白,所谓的“欢喜心”,并不是要过多么轰轰烈烈的生活,而是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温暖和美好;所谓的“温柔心”,也不是要做多么伟大的事,而是能用善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,用耐心化解生活中的烦恼。

回到小区时,已经是晚上了。张婶的早点摊早就收了,老王头的修鞋摊也空了,只有李姐的小卖部还开着灯。陈慧走过去,买了瓶矿泉水。“慧啊,从你妈那儿回来了?”李姐问。“嗯,刚回来。”陈慧说。“你妈身体还好吧?”“挺好的,就是有点想我。”陈慧笑了笑。“那就常回去看看,老人就盼着儿女在身边。”李姐说。

走出小卖部,陈慧沿着小区的小路往家走。路灯亮着,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路边的老槐树上,有几只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。她抬头看了看天空,月亮很圆,星星也很亮。她深吸了一口气,空气里有青草的香味。

回到家,陈慧把母亲给的苹果放进冰箱,然后坐在阳台的椅子上。月光照在身上,暖暖的。她拿出手机,给儿子发了条微信:“儿子,妈今天去看姥姥姥爷了,他们都挺好的,还问你什么时候回来。”没过多久,儿子就回了:“妈,我也想姥姥姥爷了,等放寒假我就回去看他们。对了,妈,您也要照顾好自己,别太累了。”陈慧看着微信,笑了,眼角有泪光闪烁。

她知道,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,就像小区里正在修的路,总会有坑坑洼洼的时候。但只要有一颗欢喜心,就能发现路边的风景很美;只要有一颗温柔心,就能感受到身边的人很暖。日子或许平淡,但只要用心去过,就会过得有滋有味,有声有色。

第二天早上,陈慧还是五点半起床,拎着菜篮子去买早点。张婶的油条还是那么香,老王头的修鞋摊又支起来了,李姐的小卖部也开了门。小区里的人们互相打着招呼,脸上都带着笑。陈慧笑着回应着,心里充满了阳光。她知道,新的一天开始了,而她会带着欢喜心和温柔心,好好地过这一天,过好以后的每一天。

喜欢它的平和请大家收藏:()它的平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