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回:夜盗琉璃瓦引龙颜怒·巧免三月息暂平君心
长安粮价风波平息后,唐王府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。李之源解决了心头一桩大事,又顺势充盈了下自己的小金库,心情颇为舒畅。连着几日,他都安心待在府中,或是陪母亲兄长说话解闷,或是窝在自己的小院里,潜心修炼。
这一夜,月华如水,万籁俱寂。
李之源盘膝坐于静室之内,双目微阖,心神沉入识海。《玉清一气功》缓缓运转,汲取着天地间稀薄的玄气,滋养着经脉。自从蜀中归来,特别是经历了回龙口以坤剑意引动地气压制赫连猛后,他对自己所修之“道”有了更深的理解,对天地玄气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锐。
功法运行数个周天后,他渐入佳境。神识仿佛摆脱了肉身的束缚,如同水银泻地般,向着四周悄然蔓延。王府内的花草树木、亭台楼阁,都在感知中呈现出模糊的轮廓。
然而,就在这宁静的感知中,一股异常精纯、温和却又磅礴的气息,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般,吸引了他的注意。那气息源自东南方向,醇厚中带着空明,沉凝中透着清灵,正是对他修行极有益处的玄气(空、清、灵属性),其浓度远超他平日所能汲取到的零星半点。
李之源心神一动,神识循着那玄气来源仔细探去。越过重重屋脊,穿过寂静的坊市,那气息的源头愈发清晰——竟是那巍峨壮丽、气象万千的皇宫大内!
“皇宫……”李之源心中讶异,“难道是哪座殿宇中藏有汇聚玄气的异宝?”
他凝神静气,将《八剑图》的灵觉与近日研习的《奇门遁甲》中的方位推演之法结合,细细感悟。片刻后,他脸上的讶异变成了几分哭笑不得的明悟。
那浓郁而精纯的玄气,并非来自某件具体的宝物,而是弥漫覆盖了整个皇宫核心殿宇群的——琉璃瓦!
这些特制的琉璃瓦,本身材质就蕴含灵性,又历经多年风雨雷电洗礼,更兼常年承受皇家龙气与万民愿力的浸润熏陶,竟在不知不觉中,成了汇聚储存玄气的载体。白日吸收阳光雨露,夜间便缓缓释放出精纯的玄气,虽单一瓦片效果微弱,但成千上万片汇聚在一起,便形成了这般可观的规模。
“暴殄天物啊……”李之源睁开眼睛,啧啧感叹,“铺在屋顶日晒雨淋,真是浪费了这好材料。若是铺在我这静室屋顶,汇聚玄气,修炼起来岂不是事半功倍?”
这个念头一旦生出,便如同野草般疯长。他正感觉最近开脉进度有所放缓,若能得此助力,突破当前关隘(例如足少阴肾经)定然顺利许多。
“嗯……皇宫瓦片那么多,少了几千片应该看不出来吧?” 李之源摸着下巴,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,“反正皇帝伯父欠我那么多钱,拿他几片瓦抵利息,不过分吧?”
说干就干。他并未鲁莽行事,而是取来纸笔,依据《奇门遁甲》之术,仔细推演起来。
“今夜子时,月隐云中,星晦光暗,利于隐匿……” “皇宫西北角,长春宫附近,守卫每两刻钟交错一次,其间有半盏茶的空隙……” “搬运路线,可由景曜门侧巷而出,巡夜武侯路线恰好错开……” “需以软物包裹,避免磕碰声响……”
一道道推算在他脑中清晰呈现。他并未打算亲自出手,而是唤来了无声无息出现在阴影中的宗师“追风”。
“追风前辈,”李之源将画好的简易路线图和时机说明递过去,“劳烦你带几个手脚麻利、轻功好的弟兄,去这个地方,取三千片琉璃瓦回来。要快,要静。”
“追风”接过图纸,扫了一眼,面无表情地点点头,身影再次融入阴影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子时正刻,万籁俱寂。
几道如同鬼魅般的黑影,借着夜色掩护,悄无声息地潜入皇宫西北区域。他们动作迅捷如电,配合默契无比,拆卸瓦片的手法专业得如同老师傅。被拆下的瓦片迅速用厚软布包裹,装入特制的背囊中。整个过程几乎听不到任何杂音,只有轻微的、几不可闻的瓦片摩擦声。
不到一个时辰,三千片琉璃瓦便被顺利运出了皇宫高墙,通过早已安排好的路线,源源不断地送入了唐王府,李之源的独立小院内。
李之源也没闲着,指挥着提前被打发起来的心腹家丁,连夜开工,将这些还沾染着皇宫气息的琉璃瓦,仔细地铺设在了他特意选定的修炼静房屋顶之上。
当最后一片瓦被妥帖地安置好,东方天际已经露出了鱼肚白。
李之源站在院中,仰头望去。只见新铺的琉璃瓦在晨曦微光中流淌着润泽的光华,一丝丝精纯的玄气开始自然而然地向着屋顶汇聚,使得小院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新怡人了许多。
“大功告成!”李之源满意地拍拍手,心情大好。
然而,他这边刚完工没多久,皇宫那边却已经炸了锅。
清晨,负责洒扫长春宫院落的小太监一抬头,吓得差点瘫软在地——只见长春宫殿顶一侧,光秃秃地露着底泥,大片大片的琉璃瓦不翼而飞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小王爷的修仙日常请大家收藏:()小王爷的修仙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消息层层上报,很快就惊动了侍卫统领。当他亲自赶到现场,看到那如同被狗啃了一样的屋顶时,脸色黑得如同锅底。皇宫大内,竟然遭了贼?偷的还是屋顶的瓦片?!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
他强压怒火,仔细勘查现场,却发现除了极其轻微、几不可辨的痕迹外,几乎找不到任何线索。贼人手法专业老道,对皇宫守卫巡逻规律极为了解,绝非普通毛贼。
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,一条线索浮出水面:有昨夜在景曜门附近值宿的侍卫隐约提到,后半夜似乎听到唐王府方向有轻微动静,像是……在施工?
联想到那位无法无天、偏偏又深得太后宠爱、还是陛下大债主的唐王次子,侍卫统领心里咯噔一下,有了一个荒谬却又极其可能的猜想。
他硬着头皮,将调查情况(尤其是唐王府的异常)禀报给了刚刚下朝的皇帝李琰。
“什么?!瓦片被偷了?!还是朕的长春宫?!” 皇帝李琰一听,先是愕然,随即勃然大怒,“查!给朕彻查!朕倒要看看,哪个狗胆包天的……”
话音未落,侍卫统领小心翼翼地补充了一句:“陛下,据查,昨夜唐王府内,确有夜间动土的迹象……”
“唐王府?”皇帝李琰的声音猛地一顿,脸上的怒容瞬间变得极其精彩,愤怒、荒谬、无奈、憋屈……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,“李之源?!是那个小混蛋?!”
他几乎立刻就相信了。除了那个视规矩如无物、贪财好利、偏偏自己还欠着他一屁股债的小子,谁干得出这种离谱的事?谁又有能力在皇宫大内如此来去自如?
“反了!反了!”皇帝气得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,“偷东西偷到朕的头上来了!这次朕绝不轻饶!非得……”
就在这时,殿外内侍高声禀报:“太后娘娘驾到——”
皇帝李琰一愣,还没反应过来,太后已然扶着宫女的手,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
“皇上这是在发什么火呢?大老远就听见你的声音了。”太后淡淡开口,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侍卫统领。
皇帝李琰连忙上前行礼,憋着气道:“母后,您来得正好!您那个好孙儿,李之源!他简直无法无天!他竟然……竟然昨夜派人偷了朕长春宫殿顶的三千片琉璃瓦!这成何体统!朕这次定要……”
“哦?是吗?”太后轻轻打断他,语气波澜不惊,“皇上说的,是源儿拿去铺静室屋顶的那些瓦片吗?”
皇帝:“……”(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?!)
太后自顾自地在软榻上坐下,慢条斯理地道:“不过是些旧瓦片,风吹日晒的,哀家瞧着长春宫那边也该翻修了,让源儿拿去玩玩,有什么大不了的?也值得皇上如此动怒?难道哀家连几片瓦都做不了主了?”
皇帝李琰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,哭笑不得:“母后!这……这不是几片瓦的事!这是皇宫大内的体统!是规矩!他这简直是藐视皇权!而且……而且哪有半夜偷偷来拆的?!”
“规矩?”太后瞥了他一眼,语气微沉,“皇上跟哀家讲规矩?那皇上拖欠源儿的那几百万金,又合的是哪条规矩?要不,皇上先把这笔账还了,再跟源儿论偷瓦片的规矩?”
皇帝李琰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,脸上一阵青一阵白。又是钱!又是这笔债!
就在御书房内气氛尴尬、皇帝骑虎难下之际,内侍又来报:“陛下,唐王次子李之源殿下求见。”
皇帝正在气头上,没好气道:“他还敢来?!让他滚进来!”
只见李之源穿着一身簇新的锦袍,脸上带着乖巧(又有点欠揍)的笑容,溜溜达达地走了进来。先是规规矩矩地给太后和皇帝行了礼:“孙儿给皇奶奶请安,给伯父请安。”
然后他仿佛才看到跪在地上的侍卫统领和脸色铁青的皇帝,惊讶道:“伯父,您这是怎么了?谁惹您生这么大气?是不是哪个不开眼的又欠钱不还了?” (精准踩雷)
皇帝气得手指头都哆嗦了,指着李之源:“你……你个小混蛋!你还有脸问!朕问你,朕长春宫屋顶的瓦片,是不是你偷的?!”
李之源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:“伯父,您这话说的多难听。怎么能叫偷呢?孙儿那是……那是看长春宫年久失修,瓦片都有些松动了,怕砸着人,特意帮您拆下来,拿回府里好好研究研究,看看怎么给您烧制一批更好更结实的换上去!这叫技术借鉴,是为了更好地为伯父您服务啊!”
这一通歪理邪说,听得皇帝目瞪口呆,连太后都忍不住侧目,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。
“你……你强词夺理!”皇帝气得差点背过气去。
李之源见状,立刻见好就收,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制作精美、盖着他私人小印的绢帛,笑嘻嘻地递到皇帝面前:“伯父息怒,息怒。侄儿知道,最近朝廷开支大,您手头紧。这不,侄儿最近刚赚了点小钱,心里一直惦记着伯父。特意给您准备了一份小礼物——您之前借的那笔款子,未来三个月的利息,侄儿给您免了!您看,侄儿是不是特别体贴,特别孝顺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小王爷的修仙日常请大家收藏:()小王爷的修仙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皇帝李琰刚要继续发作的怒火,瞬间被这句话给堵了回去。三个月的利息!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!他脑子里下意识地飞快计算起来:若是省下这笔利息,足够把长春宫整个屋顶翻新十遍还有富余……还能顺便给贵妃们添几套新头面……
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盯在那张轻飘飘的绢帛上,脸上的怒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,转而浮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——又想维持天子的威严,又忍不住对那实实在在的利益心动,看向李之源的眼神,恼怒中竟然硬生生挤出了一丝“你小子还算有点良心”的意味。
“……哼!”皇帝最终重重地哼了一声,一把夺过那张“利息减免凭证”,仔细看了看,确认无误后,迅速塞进了自己的袖子里,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。
然后他板起脸,对着李之源,用尽可能威严的语气道:“下不为例!若是再让朕发现你敢在皇宫里顺手牵羊,朕定……定重重罚你!”(语气明显底气不足)
又转向依旧跪着的侍卫统领,不耐烦地挥挥手:“行了行了,起来吧!此事……朕已知晓,乃是……乃是一场误会!瓦片之事,不必再查了!退下吧!”
侍卫统领一脸茫然地抬起头,看着瞬间变脸的皇帝,又看看一脸笑意的李之源和稳坐钓鱼台的太后,脑子彻底糊涂了,只能懵懵懂懂地叩头谢恩,退了出去,心里琢磨着:这皇宫里的规矩,真是越来越深奥了……
太后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,朝着李之源招招手:“源儿过来,到皇奶奶这儿来。还是你知道心疼你伯父。以后缺什么玩意儿,跟皇奶奶说,别总惹你伯父生气。”
“哎!孙儿知道了!”李之源立刻屁颠屁颠地跑到太后身边,乖巧应声。
皇帝李琰看着这祖慈孙孝的一幕,再摸摸袖子里那张减免利息的凭证,心里五味杂陈,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长叹。
他能怎么办?一个是亲娘,一个是债主兼以后可能还得借钱的对象……几片破瓦,就……就算了吧!
只是看着李之源那笑得像只小狐狸的脸,皇帝陛下还是觉得心口有点堵得慌。
而李之源,则心满意足地告退离开。回到王府,望着静室屋顶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、汇聚着浓郁玄气的琉璃瓦,只觉得修行之路,一片光明。
皇帝伯父的怒火?嘛,反正利息免了,他应该……消气了吧?
第十七回(上):程度青楼显风流·之源归府振夫纲
长安城经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粮价风波,恍若一场急雨过后,尘埃落定,反倒透出几分被洗涤过的清新气象来。市井街坊间,百姓们谈论起朝廷雷厉风行开仓平抑粮价的“英明”,语气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皇恩的感念,至于背后那无形翻云覆雨的手,自是无人知晓。
唐王府内,亦是雨过天晴。唐王妃见幼子归来后似乎安分了不少,整日不是待在自己院中,便是陪着兄长李之闲品评蜀地带回的画作,心下甚慰,连往日里最挂心的子嗣之事,也暂搁一旁,只觉岁月静好。
这日午后,秋阳暖融,晒得人懒洋洋的。程度捏着一卷新裱好的画轴,溜溜达达进了李之源的小院,人未至声先到:“源哥儿,整日闷在府里,也不怕孵出蘑菇来?今日红袖招新来了一位苏杭姑娘,琴技一绝,不去品鉴品鉴?”
李之源正拿着一块丝绢,细细擦拭一枚刚从当铺送来的“破烂”里淘出的古旧罗盘,闻言头也不抬:“品鉴?是你又想白嫖人家姑娘的琴声,顺带蹭酒喝了吧?”
程度嘿嘿一笑,凑上前将画轴展开,赫然是一幅栩栩如生的《群芳斗艳图》,画中女子环肥燕瘦,神态各异,皆是红袖招里顶尖的姑娘:“瞧,上次答应妈妈的作品,这就送去了。有这画在,咱兄弟几个去坐坐,那不是给他们脸面?”
一旁正在核算账目的秦玉龙抬起头,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,淡淡道:“据红袖招近日客流与酒水成本测算,程度的画作至少能为其吸引三成豪客,溢价五成。他本人前去,确属‘技术入股’,稳赚不赔。”
正虎虎生风打着拳的王强收势,抹了把汗,粗声道:“俺听不懂那些个,有酒喝就行!同去同去!”
李之源被他们闹得无法,加之近日修炼偶遇瓶颈,心思略烦,便也丢了罗盘,笑道:“也罢,就去瞧瞧度儿如何凭一张脸……哦不,一支笔,吃遍长安。”
红袖招内,华灯初上,丝竹盈耳,香风弥漫。
程度果真是这里的风云人物。刚进门,老鸨便满脸堆笑地迎上来,一口一个“程公子”,亲热得如同见了财神爷,直接将他们引至最好的临水雅间“听雨轩”,瓜果点心、美酒佳肴如流水般送上,只字未提银钱。
那新来的苏杭姑娘抱着琵琶上前见礼,程度也不多言,含笑打量几眼,便铺开宣纸,挥毫泼墨。不过一盏茶功夫,一幅《江南琵琶行》已然成型,画中女子低眉信手,神态婉约,背景烟雨朦胧,竟将几分江南韵致勾勒得淋漓尽致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小王爷的修仙日常请大家收藏:()小王爷的修仙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“妙啊!”那苏杭姑娘一看,美目顿时亮了,抱着画爱不释手,再看程度时,眼神已是大不相同。当下也不等程度吩咐,主动坐下,纤指拨动,一曲《春江花月夜》淙淙流出,比方才迎客时的演奏更多了十分真情。
这一下如同开了闸,其他姑娘们闻讯,也纷纷围拢过来,这个求程公子画个扇面,那个求题句诗,莺声燕语,将程度围在中间。程度来者不拒,谈笑风生,或画或写,或点评几句妆容衣饰,竟惹得众女时而娇笑,时而嗔怪,气氛热烈非凡。
李之源端着酒杯,靠在窗边,看着被群芳环绕的程度。这家伙,一不砸钱,二不摆世家子弟的架子,就凭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画技和一张能把死人说话的巧嘴,竟将这销金窟变成了他的个人画室兼粉丝见面会。老鸨在一旁笑得见牙不见眼,显然觉得这波宣传赚大了。
王强看得目瞪口呆,嘀咕道:“俺以前来,就知道傻乎乎地扔金子……看来以后得跟度儿学学。”
秦玉龙摇着羽扇,精准点评:“程度此举,深谙‘以技易物’之精髓,精准满足目标群体‘附庸风雅’之核心需求,实现情感链接与价值置换,成本近乎为零,收益率无穷大。商业奇才。”
李之源深以为然,一口饮尽杯中酒,只觉得那酒液入喉,化作一股热流窜向四肢百骸。看着眼前活色生香的场面,耳畔是软语娇音,鼻尖是女儿幽香,他年少气盛,又饮了不少酒,不觉有些心猿意马,气血翻涌。心中暗叹:度儿这白嫖出天际的本事,当真令人佩服!看得老子都……有点上火了啊!
酒阑人散,已是月上中天。
李之源带着几分微醺燥热回到王府,挥退左右,独自走在廊下。夜风清凉,却吹不散他心头那股被程度撩拨起来的无名火。脑中尽是红袖招里衣香鬓影、软玉温香的画面,又想起自己房中那三位各有风情的美妾:繁花的温婉解意、明珠的活泼可人、明月的清冷别致……平日虽同床共枕,却因种种缘由未曾真个**,此刻想来,竟是暴殄天物!
他脚步不由加快,走到自己院门前,对候着的来福道:“去,把繁花、明珠、明月都叫到我房里来。”
来福一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公子虽与三位小妾同寝,但同时夜间召见,却是头一遭。他不敢多问,连忙应声去了。
不过片刻,三妾便相继到来。繁花穿着藕荷色寝衣,外罩一件纱衫,云鬓微松,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与羞涩;明珠则是一身杏子红绫裙,眼睛亮晶晶的,满是好奇;明月最后进来,依旧是一身利落的劲装,只是未佩剑,冷艳的面容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。
“公子,您唤我们?”繁花柔声问道,声音一如往常般温婉。
李之源看着灯下三张如花娇颜,或温婉,或娇俏,或冷艳,酒意与方才被勾起的燥热一同涌上,笑道:“长夜漫漫,无心睡眠。想起今日在外听闻一曲妙音,见一绝色,心中感慨,还是自家花儿最好。便想叫你们来说说话。”
他话说得含糊,却伸手将离得最近的繁花揽入怀中。繁花轻呼一声,脸颊瞬间飞红,却并未挣扎,只是将脸埋在他胸前,声如蚊蚋:“公子……”
明珠见状,嘻嘻一笑,非但不怯,反而凑上前来,拿起桌上的葡萄剥了,递到李之源嘴边:“公子在外见了什么绝色?比明珠还好么?”
李之源就着她的手吃了葡萄,指尖有意无意划过她柔嫩的掌心,惹得明珠一阵娇笑。他另一只手却也没闲着,伸过去握住了明月放在膝上的手。明月的手微微一颤,下意识想缩回,却被李之源牢牢握住。她抬眸看他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,终是垂下眼帘,任由他握着,只是耳根渐渐染上绯色。
烛火摇曳,满室生春。李之源看着怀中温顺的繁花,身边俏皮的明珠,以及那强作镇定却掩不住羞意的明月,只觉得那股邪火越烧越旺,再难抑制。
他低笑一声,拥着繁花站起身,对明珠明月道:“今日便都歇在这里吧。”
说罢,竟半拥半抱着繁花,向那架宽大的千工拔步床走去。明珠眨眨眼,脸上飞起红霞,却还是笑嘻嘻地跟了过去。明月站在原地,踌躇片刻,听着床帐内传来的细微声响与繁花压抑的娇吟,咬了咬唇,终是吹熄了外间的烛火,借着朦胧的月光,也慢慢走了过去……
红绡帐内,自是春意盎然,被翻红浪,娇喘微微。李之源难得放纵,将连日来的烦闷与燥热尽数倾泻,直至三更方歇。
第十七回(中):夜探鬼宅验玄术·卦卜神断惊纨绔
翌日,李之源直睡到日上三竿方起。睁开眼,只见帐幔低垂,身边玉体横陈,繁花与明珠一左一右依偎在他身侧,睡得正沉,秀发散乱,粉腮含春,眼角眉梢犹带着昨夜承欢后的慵懒媚意。稍远处,明月背对着他,纤细的脊背挺直,似乎早已醒来,却僵卧着一动不动,连呼吸都放得极轻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小王爷的修仙日常请大家收藏:()小王爷的修仙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点击弹出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