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二十四节气鼓

谷音村的晨雾还未散尽,陈阿公的竹杖就叩响了村东头的老槐树。

树身上的铜铃应声而响,二十四个系着红绸的木匣在晨风中轻晃——那是藏在匣中的二十四面节气鼓,每面鼓都裹着褪色的粗布,像襁褓里的婴孩。

"

阿音,来搭把手。

"

陈阿公的声音像老茶缸里泡开的陈皮,沙哑里浸着暖。

我踮着脚凑过去,看他掀开最中间那方红绸。

鼓面是深褐色的牛皮,用金漆描着麦穗、谷穗、霜花、春芽,纹路细得能数清。

这是芒种鼓,我认得,因为上个月收麦时,陈阿公敲过它,鼓声震得麦芒簌簌落进竹筐,连麻雀都惊得扑棱棱飞远。

阿音是我,村里人都这么叫我。

我生在谷雨那天,被放在鼓旁的红布包袱里,襁褓上绣着二十四节气图。

我不会说话,但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——比如春分鼓里的雷声要绕三座山才响,处暑鼓里的蝉鸣得等日头偏西才脆,立冬鼓的鼓面冰裂声,比村头老井的冰面早裂七日。

入夏以来,怪事就没断过。

芒种该落透雨,田垄却裂得能塞进孩童的拳头;小暑该起东南风,吹来的却是裹着沙粒的怪风,把晒谷场的稻子掀得像被牛踩过的草垛。

陈阿公的竹杖敲得更勤了,可鼓声总像被什么东西扯着,该洪亮时闷得像敲在棉絮上,该清越时又哑得像破瓷碗。

"

许是鼓老了。

"

村头王婶搓着晒得黝黑的手,"

我娘家村三十年前也这样,后来换了新鼓......"

"

胡咧咧!

"

陈阿公把茶碗重重一放,"

这鼓是用后山顶上的老槐做鼓身,用百年野牛皮蒙的,当年我爷爷的爷爷跟着老祖宗从黄河故道迁过来,就靠这鼓调节气。

你当是泥捏的?"

可那天夜里,我摸黑去井边舀水,听见了不一样的声音。

不是风声,不是虫鸣,是从鼓房传来的——像是有人用指甲刮鼓面,刺啦刺啦的,混着低低的吟诵。

我踮着脚摸过去,月光透过窗纸漏进鼓房,照见陈阿公背对着门,手里举着根桃木剑,剑尖挑着张黄符,正往芒种鼓上按。

"

老祖宗显灵,保我谷音村风调雨顺......"

他的声音发颤,和往日敲鼓时的底气十足判若两人。

我正想往前凑,忽见鼓面上腾起一团黑雾,黄符"

啪"

地掉在地上,陈阿公踉跄着后退,撞翻了旁边的立秋鼓。

那黑雾里有双眼睛,绿莹莹的,像狼眼,又像井里泡烂的鬼火。

我吓得往后一仰,后腰撞在门槛上,疼得差点哭出来。

可还没等我喊出声,那黑雾"

嗖"

地钻进了芒种鼓的鼓面,鼓身剧烈震颤,发出刺耳的尖啸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