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

卷首语

《周官》有云:"

司空掌百工之事,辨其苦良,计其功庸。

"

然自吴越分治,工部渐成贪墨渊薮,物料折耗、工食克扣之弊积重难返。

谢渊既辞清贵之职,踏入这腌臢所在,所见所闻无不是对心志的淬炼。

屈原《九章》言"

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,固将愁苦而终穷"

正合此际——当少年清吏面对满室陈疴,是随波逐流,还是破壁而歌?且看他如何在泥淖之中,踏出第一条清正之路。

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,固将愁苦而终穷

永熙二年季夏,日轮高悬,吴都街巷蒸腾着柏油气息。

谢渊身着七品青衫,腰悬新铸的工部铜牌,随主簿穿过仪门。

朱漆剥落的门楣上,"

司空署"

三字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难辨,唯有两侧"

经邦论治饬材辨用"

的楹联,还勉强维持着官署的体面。

"

谢大人请。

"

主簿陈升弓着背,语气里带着三分不屑、七分怜悯,"

西厢房虽偏,却清静,最宜观政。

"

长廊两侧,吏员们或靠在廊柱上打盹,或聚在阴影里窃语,见谢渊走过,议论声如蚊蝇般传来:"

就是那个放着翰林不做的愣头青?听说他爹当年在盐运司也吃过亏,怎么没学乖?"

厢房推门而入,霉味混着桐油气息扑面而来。

三尺宽的木案上,积尘足有半寸,十数捆竹简歪歪斜斜堆着,封皮上"

永乐十三年砖料账宣德五年工食簿"

等字样已漫漶不清。

谢渊却眼睛一亮——这些被同僚视为累赘的陈年旧账,恰是打开工部黑箱的钥匙。

他挽起袖口,先用湿布擦净案头,才小心翼翼翻开第一卷。

泛黄的竹简上,"

扬州府解送城砖二十万块,实收十五万"

的记载触目惊心,批注栏里墨迹新鲜:"

水陆折耗,例得扣除"

谢渊指尖划过竹简,想起父亲曾说:"

凡折耗逾三成者,必是中饱私囊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