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9章 墨兰-立身东南 暗蓄惊雷

建炎二年的春风,吹拂着福州城外的海面,带来咸湿的气息与远方战火的余烬。墨兰站在新落成的“望海阁”顶层,这里取代了扬州的兰台,成为她新的决策中枢。她的目光越过繁忙的码头,投向北方——那片沉沦于铁蹄下的故土。

---

新朝试探,虚与委蛇

南宋朝廷在应天府立足未稳,便已开始着手收拢各方势力。对于盘踞东南沿海、拥有庞大财力物力且与旧臣韩络关系匪浅的墨兰,新帝赵构与其辅臣心情复杂——既忌惮其势大难制,又垂涎其财富与海外力量可能提供的援助。

这一日,朝廷使者抵达福州,宣读了措辞谨慎的诏书:加封韩络为“福州观察使”,赐爵“海澄郡公”,皆是荣誉虚衔,无实际职权;同时,诏书中“勉励”墨兰及其所属商队,“体念时艰,助饷朝廷,共御外侮”。

“陛下这是要我们出钱出力,却不给名分实权。”韩络捻须沉吟。

墨兰接过那卷明黄绸缎,神色淡然:“朝廷初立,百废待兴,更惧地方坐大。此刻索要钱粮,意在试探,亦为榨取。”她略一思忖,对青竹道:“以夫君与我的名义,‘捐献’白银十万两,粮秣五万石,由朝廷派员至福州码头自取。同时上书,陈情家中产业因战乱受损,需时间恢复,暂无力承担更多。”

此举既给了朝廷面子,展现了“忠义”,又划清了界限,避免了被无限度索求,更将交接地点定在自己的地盘,掌握了主动权。

---

扎根福州,经营根基

福州迅速成为墨兰势力新的核心。凭借雄厚的财力,她不仅购置了庞大的宅邸庄园,更以“惠丰号”和“济安堂”的名义,大量收购土地、店铺,招募流民垦荒、务工,迅速建立起覆盖整个福建路的经济网络。

· 港口控制:福州港最好的泊位和仓库,大多落入墨兰旗下商号的控制之中,成为连接大陆与海外基地的生命线。

· 民生网络:“济安堂”在各地开设分号,施药义诊,安抚流民,极大地收买了人心,也构建了最基层的情报来源。

· 内宅稳固:林噙霜再次展现出惊人的管理才能,将新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,成为墨兰最稳固的后方。

---

海外聚力,巨舰初成

就在大陆局势纷扰之际,海外基地接连传来捷报。

· 镇远级炮舰:首艘完全由澎湖基地独立建造的“镇远级”主力炮舰“定海号”正式下水。该舰装备二十四门“青鸾二代”火炮,航速快,适航性好,其战斗力远超当前任何一支海上力量。

· 火器突破:“神机三眼铳”经过改良,可靠性与射程进一步提升,开始小规模装备“潜蛟卫”。格物院(海外分部)在长榆和赵明蕙主持下,开始探索基于火药推进的、更具颠覆性的新式武器概念。

· 基地扩张:琉球基地规模扩大,不仅成为重要的中转站和工坊区,更开始尝试种植甘蔗、棉花等经济作物,实现部分自给。

墨兰的海外力量,正悄然成长为一支足以影响区域格局的“隐形”势力。

---

北望中原,暗助义师

面对山河破碎,墨兰并非一味南避。她通过“灰蟒”和残存的北方情报网,密切关注着中原抵抗力量。

一些溃散的宋军残部、自发组织的忠义民兵,开始神秘地获得物资援助——有时是一批精良的兵甲,有时是救命的伤药,有时是精准的金军动向情报。这些援助来源不明,却总在关键时刻出现。

墨兰深知,正面抗衡金军主力非其目前所能及,但这些零星的支援,如同撒入干草原的火种,既能消耗金人,也能为未来可能的反击埋下伏笔。她指示荆红:“资助对象,首重其抗金决心与军纪,其次才是规模。”

---

兰台新策,待时而动

望海阁内,烛火映照着墨兰沉静的面容。她面前摊开着各方讯息:

· 南宋朝廷内部争权夺利,主和派声音渐高。

· 金国正消化占领区,但内部亦有权力纷争。

· 海外基地蓬勃发展,军事实力稳步提升。

· 中原义师烽火不断,却缺乏统一指挥。

“青竹。”

“奴婢在。”

“传令:

一、继续与朝廷保持若即若离之态,钱粮可酌情再助一二,但核心力量绝不交出。

二、海外基地,加速‘镇远级’后续舰只建造,同时开始勘探更南方(如吕宋、爪哇)的岛屿与航道。

三、北方情报网,重点搜集金国贵族矛盾与军事部署变动。

四、令韩嘉、韩笙等人,开始接触家族核心产业与海外事务,是时候历练了。”

她站起身,望向窗外无垠的黑暗与远处海平面上初升的星辰。

立足东南,眼观天下。

南宋朝廷的懦弱与纷争,金国的残暴与内耗,都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
她在等待,等待海外力量足够强大,等待中原局势出现裂痕,等待那一个可以让她将这积蓄已久的力量,投向历史天平的关键时刻。

(第509章 完)

喜欢综影视:青莲渡请大家收藏:()综影视:青莲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