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5章 皇家(二)

其实皇家这点人,只是吃点穿点,断不至于动摇国本。

怕就怕你想建造宫室,夏宫,冬宫,猎宫之类的行宫,再加上修造园林,陵寝等等,支出就不是小数目了。

像杨广还东游西逛,发动大规模的战争,掏空国库是早晚的事情。

总的来说,内用不足得看是怎么个不足法。

唐宫这样的显然是小问题,根子上是由于辽东战事出人意料的又拖了一年,让国库颇为紧张,所以扩建长安南城的时候就出现了内库出资反哺国用的事。

今年秋收过后,财政上就缓了过来,宫中这点用度,相对于整个大唐的财税来说,不算什么。

不过这一年年过的,总是在财政崩溃的边缘反复试探也不成。

李破就打算缓几年,在财政上做点文章。

自古以来,这事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而已。

别看大唐的国库收入一直都维持在收支堪堪持平的状态上,可民间的财富却正在迅速增长当中。

大唐的田税一直保持在低水平区间,商税也不算很高,民役也只启动了一次,战乱之后的休养生息就是这个样子了。

户部预测,再有五到十年,大唐就能略略恢复一些隋初统一天下时的景象,至于臣下们常说的盛世将临,其实都是针对大唐对外战争的胜利的说辞。

在这年月称得上一声盛世,说简单也简单,那就是百姓生活安定,能有田种,有衣穿,吃上一口饱饭,一年到头家中还能略有盈余,用于婚丧嫁娶,防范伤病等等意外支出。

用文人的话说就是耕者有其田,居者有其屋,这就是当世人们心目中盛世景象,底线很低的。

从汉末到南北朝,再到隋唐,百姓的饥饿指数一直居高不下,战乱更是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,人们对于盛世的标准可谓是一降再降。

都快赶上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了……

可说难也很难,农业帝国的盛世,起码需要一个足够的人口基数,这也是户部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
大唐人口将维持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,十年之后,也许能达到两千多万人,嗯,这是一个美好的预期,建立在君明臣贤的信心之上。

…………

李破还有闲工夫在这里赏雪,就是因为国家安定,百姓日渐脱离赤贫的缘故,而辽东大捷也带给了他持久的愉悦心情。

“昨天没来得及说,前日幽州总管宇文歆送了一封书信过来,他可能是察觉到了一些风声,想问问朝中是否有意召他回朝述职。”

夫妇两个闲聊间,李碧说道。

李破微微一笑,这确实是宇文歆的风格。

普通臣下肯定是不会往宫里给皇后送信的,可宇文歆不一样,当年李破领兵南下,留李碧在雁门稳固后方,那时宇文歆做的是李碧的副手。

宇文歆又自觉不是皇帝亲信,有此渊源,自然不会放弃这条线,从他当代州总管,再到幽州总管任上,每逢年节,都会有节礼送入宫中,弄的和外戚似的。

实际上,军中很有些当年跟随李碧作战的人,如今都自诩后族门下,其中尤以宇文歆为首,加上李靖的一些旧部,后族的势力严格说起来已经不小了。

“宇文歆这些年在外,功劳不小,他如今把幽州治理的不错,不论是大军屯田,还是剿匪平叛,都卓有政绩……”

“夫君不会忘了他在代州任上的功劳吧?”

李破呵呵一笑,“你这是为门下讨功来了?”

李碧也笑着道:“妾身知道夫君不喜钻营之人,宇文歆就这点不好,有时候总感觉他……”

“是不是有些贼头贼脑的?”

李碧乐出了声,旁边几位离着近的妃嫔也听见了他们说话,都被逗的咯咯直笑。

李碧回首正色道:“事涉重臣,听听就完了,莫要传出去。”

王琦带头赶紧躬身应是,随即就都离的远了些。

李破给妻子点了个赞,他们夫妇说话没什么顾忌,可说臣下贼头贼脑,还是宇文歆这样的封疆大吏,传出去可不好听。

李碧转脸说道:“夫君一语中的,宇文歆做事是不错的,就是行事不够正大堂皇,尤其是涉及自身前程,左盼右顾,不够稳重。”

她说的是一点也没错,宇文歆在外面兢兢业业,不论自身才能,为官资历还是政绩,甚或是家世上面,都不输人。

他早些年在晋阳投效李破,随即出镇雁门,那会雁门经历了突厥人南下的战事,遍地残破,李破迁幽州之民充之,正是混乱的时节。

开始的时候是陈孝意稳定了雁门的局势,后来陈孝意随李破南下晋阳,那时李破身边能用的人不多,所以才能轮到宇文歆这等新降之人。

宇文歆治理雁门很是用心,代州三郡能有如今景象,宇文歆可谓功不可没。

后来宇文歆又转任幽州总管,都是边塞重地,可见信用。

如此深厚的资历,在总管中也就比范文进差些,其实不需要这么试试探探的,直接写封奏折表明自己心迹即可。这般转个弯子,意味也就有些不同了。

…………

“他信上怎么说的?是想回朝述职?”李破问道。

李碧摇了摇头,又无奈又好笑的道:“他要是能直说,还能让人高看上一眼……嘿,他只说年纪老大,有些不堪幽州苦寒云云,这不就是想回朝吗?”

李破了然,“那可未必,在外面当总管的人,大权独揽,颐指气使,宇文歆这样的人,若无合适的职位,他又怎会愿意回朝?

不过是听到了一些风声,这才开始为自己的前程打算罢了。”

“夫君知人善任,妾身万不可及,那回信……”

李破轻轻摆手,“不用搭理他,这人生性有些多疑,先吓唬他一下,之后我自有安排。”

本来李破之前是打算陆续把各路总管召回来的,总管这个职位有其特殊性,有些时候只要朝廷赋予权柄,总管府就可能变成一个小朝廷。

这是前朝遗留问题之一,总管权责太大,不得不防。

召回朝中之后,自然就不再设下总管职位了。

可还是那个问题,外面的总管太多,加上都护府,大将军,每一位回朝都要头疼一番,所以李破也觉得该换个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了。

…………

李破一句话,李碧想像了一下宇文歆接不到京中的消息,坐立难安,连雕木头都平静不下来的样子,顿时欢乐了起来。

转头李碧又说起了父亲的事情,自从陈氏知道丈夫又要出去浪荡,即便是明年的事情,却已经开始为丈夫准备行装了。

李靖时常被妻子念叨的受不了,便去寻韦节诉苦。

昨日韦节入宫,便私下里跟李碧说了此事,想让皇后劝劝老朋友,多大年纪了,还出去奔波劳碌?

一听就知道,韦节也就是听了些李靖的牢骚,并不知道其中原委,估计李靖也是没脸说,难道说是自己喝多了酒,被女婿给算计了?

李靖是个极要脸面的人,自然不会自曝其丑。

李碧说着说着,火气就来了。

李破感知敏锐,看了看周围嘻嘻哈哈,争奇斗艳的女人们,才感觉安心许多。

“明年的事呢,老师要是不乐意,我还能勉强他不成?

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师那脾气,看着平和,心里骄傲着呢。

隔几年出去走一走,顺顺心气,那是好事。”

“可他年纪那么大了……”

“老师那是常人吗?以前不得志,蹉跎了不少时光,如今扬眉吐气,正是做事业的时候,你可不能拖他的后腿。”

李碧没忍住,握起拳头重重捶了丈夫肩膀一下,李破猝不及防,身子一歪却又稳住,回头怒视李碧。

旁边的嫔妃一下安静了下来,却都振奋的看向他们,这就动手了?

李碧却是赶紧过去,拉住了丈夫的胳膊,嗔怪道:“你看你说的,难怪惹我气恼,阿爷都六十了,还建功立业呢?这话你是怎么说的出口的?”

李破哼哼两声,心说也就是人多,不然定要叫你这婆娘好看。

“大器晚成知不知道?这说的就是老师,整日里在堂上枯坐,心情能好了?外面天高海阔,又有事做,在老师那不知多顺意呢。

男人只有这样才能多活几年,要不是朕脱不开身……”

“行行行,你是为了阿爷好成了吧?”

“朕不是孩童,用你来哄?”

李破砸吧了几下嘴巴,为了这事他有些日子没去李府吃鸡了,也不知丈母娘火气消了没有?

见夫妻两个日常拌嘴,嫔妃们都失望的吐了口气,竟然没打起来。

皇后娘娘自从那天晚上偷袭了皇帝,把皇帝打的鼻青脸肿后,就开始伏低做小,给皇帝赔小心,这也有些天了。

皇帝都养好了许久,再来一次让她们亲眼看看又能怎的?

宫中娱乐不多,又有了人人习武的风气,各个看热闹不嫌事大,如果不是怕把皇帝惹恼了不好收拾,跟皇帝动手的肯定不止李碧一个。

…………

皇宫内苑,历朝历代风格都不一样,换个皇帝,说不定就会换一种风尚,反正不管怎么说,如今的唐宫就挺特殊的……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