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阳城的早市总比别处热闹些。
晨雾未散时,青石板路上已支起竹筐草席,卖菜的挑着带露的青蔬,卖布的抖开靛蓝土布,连卖糖画的老张头都要赶个早,支起铜锅熬糖稀——不过最热闹的,还得数街角那间矮檐下的杂货摊。
摊主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,穿月白粗布衫,裤脚沾着草屑,面前摆着油盐酱醋、针头线脑,最显眼的是那杆秤。
秤杆油亮如漆,秤砣是块黑黢黢的铁,秤星子却刻得极细,凑近了看,每颗星子都泛着淡金色的光。
老头总说这是"
雷公秤"
是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,"
当年雷公爷劈山,余雷落进铁匠铺,熔在这秤砣里了"
起初没人信。
集市上的人精多,谁没见过几个卖假秤的?缺斤短两的事儿,就跟街角的狗打架似的,天天都有。
可怪事就从张老头支起这杆秤开始——
头回见着的是卖豆腐的王二。
那天王二揣着三个铜板来打酱油,张老头刚要舀,他倒先喊:"
老哥哥,我听说你这秤邪乎?"
说着把铜板往秤盘上一放,又偷偷按了下秤杆尾端。
按理说,三个铜板分量不够,秤砣该往砝码那边滑,可那秤砣偏生沉得像灌了铅,"
咚"
地砸在秤盘上,震得王二手直麻。
王二缩着脖子笑:"
我就试试......"
话没说完,秤砣突然"
哐当"
一声掉下来,正砸在他脚背上。
王二抱着脚跳脚,围观的人哄笑,再看那秤砣,不知怎的在地上滚了两圈,竟滚进了王二脚边的水洼里——水洼里还漂着半块假银锭,正是王二今早想用来骗卖花阿婆的。
打那以后,集市上的人再不敢在张老头这儿耍心眼。
有人拿碎银来买盐,张老头捏着银锭对着太阳照一照,放在秤盘上称一称,准得很;有人想多拿把葱少给钱,刚把菜往秤盘上一放,秤砣就"
咚"
地往下坠,震得人手腕发麻。
更奇的是,去年春上有回,西头米行的孙掌柜想使假秤坑农妇,偏巧张老头路过,顺口说了句"
秤平斗满才是买卖"
当天夜里,孙掌柜的米行就遭了雷劈——不是劈房梁,就劈他藏在米缸里的那杆黑心秤,烧得只剩半截焦黑的木头。
"
这雷公秤啊,专克歪门邪道。
"
人们私下里传,"
老张头摊位底下埋着雷,谁坏良心,秤砣就是雷锤,秤盘就是雷台。
点击弹出菜单